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正始文学对建安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题目详情
正始文学对建安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正始是魏理宗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正始时期,玄学开始盛行.玄学中包涵着一种穷究事理的精神,导致了对于社会现象的富有理性的清醒态度,破除了拘执、迷信的思想方法.同时,庄子所强调的精神自由,也为玄学家所重视.当时,有主张“约名教而任自然”的一派,即崇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道德,而反对人为的外在的行为准则;也有主张名教与自然相统一的一派,即要求个性自由不超越和破坏社会规范.但至少“自然”这个前题是人所公认的.然而这一时期的政治现实却极其严酷.从司马懿用政变手段诛杀曹爽而实际控制政权开始,到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续执政,十多年间,酝酿着一场朝代更替的巨变.他们大量杀戮异己分子,造成极为恐怖的政治气氛.“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文人死在这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另一方面,司马氏集团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并为夺取政权制造舆论,又竭力提倡儒家礼法,造成严重的道德虚位现象.以清醒和理智的思维,面对恐怖和虚伪的现实,知识阶层的精神痛苦,也就显得尤其尖锐、深刻.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建安文学的昂扬的基调是对於建立不朽功业的渴望和自信.但是,也存在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于个体生命能否实现其应有的价值的怀疑.阮瑀的诗已有这样的内容,曹植后期的某些作品更为突出.正式文人面对远为严酷的现实,很自然的发展了建安文学中表现“忧生之嗟”的一面,集中抒发了个人在外部力量强大压迫下的悲哀.换言之,建安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高扬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正始文学中已经基本消失了.由于周围环境危机四伏,动辄得咎,也由于哲学思考的盛行,正始文人很少直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是避开现实,以哲学的眼光,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也可以说,他们把从现实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考.这就是正始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哲理色彩.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正始时期著名的文人,有所谓“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前者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他们主要成就在哲学方面.后者又称“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七人.其中阮籍、嵇康的文学成就最高.
看了正始文学对建安文学的继承与创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建安文学传统的作家有魏末的和,西晋的,宋代的, 2020-07-28 …
福州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镜头一:晋安区西园村组织了腰 2020-11-12 …
英语翻译时苻坚强盛,疆场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 2020-11-22 …
关于建安26年恩...我有朋友告诉我说中国历史上..没有建安26年.有这么一说吗?附录(中平6年(公 2020-12-06 …
下列与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建安”是年号,曹 2020-12-06 …
社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下列属于 2020-12-21 …
2012年1月,某省政府研究决定,今年将继续为民办38项实事,涉及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助残、 2020-12-23 …
正始文学对建安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2020-12-25 …
文化安全是维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点。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要建立先进文化体系,必须把确保国家文化安全摆 2020-12-25 …
英语翻译春阳开兆正世德茂宏光时济衍文永邦安建泽长绍廷基盛大继志再荣昌赞善希怀裕含康顾汝良元调思化瑞泰 2021-01-07 …
相关搜索:正始文学对建安文学的继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