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大革命失败后出现的国共两党对峙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此后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国际形势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在中国的反映如何?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国民党

题目详情

大革命失败后出现的国共两党对峙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此后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国际形势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在中国的反映如何?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采取和实施了什么政策?后来两党政策有了汇合点,你认为其汇合点是什么?有何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蒋、汪叛变革命,导致大革命的失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开始了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

(2)从1927到1937年,国际上发生了很大变化:①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此后各国都在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使一战后建立起来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际上处于瓦解状态。②在危机影响下,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意大利法西斯势力增强,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形成了新的世界战争的发源地。③由于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中国、朝鲜、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掀起了反法西斯侵略的伟大斗争。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各国工人阶级要努力争取建立与农民、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联合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④面对法西斯的猖獗,英、法、美极力推行绥靖政策,企图利用法西斯的力量消灭苏联,同时保护自己。

(3)与国际形势的变化相联系,1931年9月,中国开始受到日本大规模的武装侵略。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日本的侵略步步深人扩大。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到压倒一切的、空前尖锐的地步。

(4)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中共先后提出反蒋抗日和迫蒋、联蒋抗日的方针。1935年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使我党迫蒋、联蒋抗战的主张成为完整的政策。

(5)1936年12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当时日本幸灾乐祸,国民党内的亲日派阴谋借此扩大事态,以促成与日本的妥协;而国民党内的亲英美派则主张抵制日本,不给日本创造扩大侵略的新机会,同时防止党内亲日派力量的阴谋得逞。面对这种复杂的国际国内力量的对比,中国共产党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屏弃前嫌,以抗日大局为重,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而这也正是当时国共两党利益的汇合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

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了扭转时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