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套袖铁凝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因事去天津。行前朋友嘱我带封信给孙犁老师。我脸上竟显出了难色,我怕见大作家,尽管他的优美篇章有些我几乎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套 袖

铁凝

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因事去天津。行前朋友嘱我带封信给孙犁老师。我脸上竟显出了难色,我怕见大作家,尽管他的优美篇章有些我几乎可以背诵。我还听人说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也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叫得都不顺畅。向我介绍孙犁同志很注意细节的渲染,而细节是最能给人以印象的。我怎么也忘不掉这点:连孙犁的鸟都怕孙犁。

我带了信,终于走进了孙犁老师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了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

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先看到老人的侧面,就猜出了那是谁。

看见我,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目光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感觉到他的关注。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写作、工作情况。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再次见到孙犁老师,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还刮着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老师迎过来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

“您是见老。”我说。

接着我便发现,孙犁老师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套袖的颜色是凝重的,但人却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

我又见孙犁老师,是和六七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子,也没糊窗缝,正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还是先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

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却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次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老人的临时“武装”。

一副棉花套袖,到底联系着什么,我说不清。我没问过孙犁老师为什么总戴着套袖。也许,他也会说是为了爱护衣服,但我深信,孙犁老师珍爱的不仅仅是衣服。不然,为什么一位山里老人的靛蓝衣裤,就能引他写出《山地回忆》那样的名篇?尽管《山地回忆》里的一切和套袖并无联系,但它联系着织布、买布。作家没有忘记,战争年代山里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为他缝过一双结实的布袜子。而作家更珍爱的,是那女孩子为他缝制袜子所付出的劳动和在这劳动中倾注的难以估价的感情,展现的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天性。是这种感情和天性,滋养着作家的心灵。

正月已近。“正月里来是新春”,春天是开拓、创造的季节。春天永远属于勤劳、质朴、潜心创造着的人。春天离珍惜它的人最近。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文借物抒情,通过叙写“我"对套袖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颂扬了孙犁老师的简朴美德和潜心创造的精神。

B.“套袖’’是行文的线索,作者三见孙犁老师,次次都写到了套袖,并通过套袖反映出孙犁老师的不苟言笑与宽容。

C.作者说孙犁老师的住处是高墙大院,并特意用了引号,强调了孙犁老师的院落高大,与他的大作家身份相匹配。

D.孙犁老师是大作家,“我"怕见大作家,套袖消除了“我”对孙犁老师的怕。戴着套袖的孙犁给了“我”亲近感。

E.文章以赞美春天收束全文,抒发了作者对孙犁老师勤于耕作的深深敬意,又深化了主旨,升华了感情,余味无穷。

2.作者开篇就以拟人的手法写养在笼中的鸟都怕孙犁,为什么这么写?(4分)

3.作者说“但我深信,孙犁老师珍爱的不仅仅是衣服”,你认为孙犁珍爱的还有什么?作者提及孙犁在《山地回忆》中写的“布袜子”有何用意?(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C

2.渲染出孙犁老师很严厉,“我”怕见孙犁;(2分)欲扬先抑,为后文写“我”对孙犁老师印象的转变及孙犁的平易近人作铺垫。(2分)

3.孙犁老师珍爱的当然不仅仅是衣服,更多的是中华民族勤劳质朴的品质,(2分)作者之所以提及“布袜子”,是因为“布袜子”和戴套袖一脉相承,(1分)更好地说明了孙犁珍爱的是滋养了他心灵的劳动人民的感情和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天性。(3分)


1.


分 析:
B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看出,孙犁老师很平易近人,并不是不苟言笑,文中也没有说到“宽容”;C加引号,并非实指院落高大,是指没见大作家之前心理阻隔,表现对大作家的心理敬畏。


考点: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分 析:
该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要结合上下文分析概括。其内容作用是突出人物形象;结构作用是欲扬先抑,为后文作铺垫。


考点: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分 析:
这是一道理解和概括散文主题类的试题,对散文主题的概括,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其基本方法有:

1、从寻找语段的中心句入手。文段的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文体不同,所揭示的中心也就不同;小说为议论的语句;散文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即“文眼”。

2、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从文章的结构可以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 进而明确作者的写作重点与中心。分析语段时 还要注意从句与句间的关系入手;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

3、从体会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写人的文章 由“人”及“义”;写事的文章,由“事”及“理”;写景的文章,由“景”及“情”。

本文是典型的“卒章显志”,可以从最后两段中概括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考点: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套袖...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上课了,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个  2020-05-15 …

徽派盆景是我国盆景重要流派之一,属于树桩盆景,以古朴、遒劲、凝重、师法自然景物风姿神韵  2020-05-20 …

这篇文章的构思和写作手法富有特色请结和一点写出你的见解和发现初中现代文阅老师们  2020-05-22 …

求一篇师生情的中考满分作文,感激不尽!!!  2020-06-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西方某个国家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  2020-06-21 …

求这篇阅读的原文!我突然想到以前做过的一篇阅读讲的是徒弟出师了,师父去送他出山,然后临走徒弟跪下来  2020-07-23 …

名著阅读师徒们正走多时,忽见路旁唿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大咤一声道:“那和尚  2020-11-02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畅师文,字纯甫,南阳人。师文幼警悟,家贫无书,手录口诵,过  2020-11-12 …

如果要知道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关于经济建设和国家政治生活的论述,首选的查阅篇目是A.《中国社会各阶  2020-12-2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套袖铁凝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因事去天津。行前朋友嘱我带封信给孙犁老师。我脸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