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太湖流域是传统的蚕桑区、丝织区,号称“湖丝遍天下”,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该地区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商业市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题目详情

太湖流域是传统的蚕桑区、丝织区,号称“湖丝遍天下”,明清 ( 鸦片战争前 ) 时期,该地区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商业市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湖州涟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

经营项目

数量

产量

收入(银)

稻(含其他粮食作物)

30

90

90

10

850 =17000 斤

养蚕 600 个→织绢 120 匹

贩卖 250 个

120

22.5

禽兽(猪羊鸭鹅鸡)

58

55.1

  ――根据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改鳊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农户家庭经营的特点。 (6 分 )

    材料二    ( 明朝 ) 隆、万以来,机杼之家相沿比业,巧绌百出,有轻至二三两,有连为数丈,有开为十方……各直省客商云集贸贩,里入贾鬻他方,四时往来不绝. ( 《湖州府志》卷四十一 )

    材料三   “凡邑中所产,皆聚于盛泽镇,天下衣被多赖之,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来买者,摩肩连袂如一都会焉。” ( 《吴江县志》卷五 )

(2)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商业市镇,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太湖流域商业市镇出现的原因。 (6 分 )

    材料四   ( 吴江县 ) “绫绸之业,……至明 ( 朝 ) 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 ( 《震泽县志》卷二十五 )

(3) 材料四反映了市镇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 分 ) 这一现象在明清 ( 鸦片战争前 ) 时期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 ?(2 分 )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状态的成因。 (8 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 1 )特点:小农户个体经营;耕织结合;部分产品商品化。( 6 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得 6 分。如写“自然经济”,该点不给分。)

( 2 )由于蚕桑经济收益较大,明清时期太湖流域从事蚕桑和丝织业经济的农户日益增多;( 2 分)农业经济商品化和纺织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贸的兴盛;( 2 分)一些镇成为某个地区商品的集散地和地区贸易的中心地。( 2 分)

( 3 )新现象:雇佣关系,(或资本主义萌芽)。( 2 分)发展状态: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 分)成因:古代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 分)发展缓慢的原因: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科举制度日益僵化;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禁锢人们思想。( 6 分。写出其中任意两点即给 6 分)

看了太湖流域是传统的蚕桑区、丝织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