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语文问题~帮帮忙~!二)(11分)①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题目详情
语文问题~帮帮忙~!
二)(11分)
①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以头抢地耳 ②长跪而谢之曰
③臣未尝闻也 ④休祲降于天
10.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1.结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4分)
①
②
(三)(6分)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猫. 狸猫,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猫无所食,饥而嗷.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猫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南郭有士病鼠,急从束氏假狸猫以去.狸猫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鬓,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猫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猫奋掷而出.
【注释】①畜:喂养. ②病:以……为患. ③奋掷而出:用力纵身逃出.
12.下列语句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时人莫之许也 B.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束氏日市肉啖之
1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3分)
二)(11分)
①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以头抢地耳 ②长跪而谢之曰
③臣未尝闻也 ④休祲降于天
10.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1.结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4分)
①
②
(三)(6分)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猫. 狸猫,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猫无所食,饥而嗷.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猫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南郭有士病鼠,急从束氏假狸猫以去.狸猫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鬓,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猫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猫奋掷而出.
【注释】①畜:喂养. ②病:以……为患. ③奋掷而出:用力纵身逃出.
12.下列语句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时人莫之许也 B.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束氏日市肉啖之
1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9.(1)抢,是撞的意思.(2)谢是道歉的意思.(3)尝是曾经的意思,闻是听说的意思.(4)休祲是指不好的灾难,不幸的事情
10.安陵能够凭借五十里的地方生存下来,只是因为先生您的存在.
11.(1)他举例子说明,以自己的言辞回他.
(2)勇敢,足智足谋.
12.a
13.居安思危
10.安陵能够凭借五十里的地方生存下来,只是因为先生您的存在.
11.(1)他举例子说明,以自己的言辞回他.
(2)勇敢,足智足谋.
12.a
13.居安思危
看了语文问题~帮帮忙~!二)(1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文中描写秦王从”怫然怒“到”色挠“的脸色变化有何作用?2.像唐雎那样的外交人才,自古至今还有很 2020-04-25 …
唐雎出使秦国的问题.秦王和曹操一样,对入宫的人都很谨慎,荆轲把匕首藏地图中,唐雎怎么可能能把剑带进 2020-05-1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B.《蒹葭》中 2020-06-10 …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课后题练习说明一、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 2020-06-10 …
唐太宗论弓矢1.唐太宗说:“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表现唐太宗时一 2020-06-11 …
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A.“关关雎 2020-06-29 …
下列对《唐雎不辱使命》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 2020-07-16 …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题1.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2.秦王是怎么恐吓唐雎的?唐雎是怎么回应秦王的 2020-07-24 …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其原型三藏法师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的史实发生在[]A 2020-11-11 …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轻寡人于?”写出了秦王的气势?“秦王谓唐雎曰……五百里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