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2010•大庆)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a,b.(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编号),反
题目详情
(2010•大庆)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实验室通常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若选用F装置收集硫化氢,应从______(选填“c”或“d”)通入,为防止多余的硫化氢逸出到空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1)指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 ||
△ |
2KClO3
2KCl+3O2↑
.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如何判断气体已收集满:______.
| ||
△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实验室通常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若选用F装置收集硫化氢,应从______(选填“c”或“d”)通入,为防止多余的硫化氢逸出到空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识记常见试验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集气瓶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所以用A作发生装置.在制取过程中要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加热的过程中进行.当看到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选A、2KClO3
2KCl+3O2↑、看到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或水槽中有气泡冒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石灰水(主要成分CaCO3)与盐酸反应.
反应方程式即答案为:CaCO3+2HCl=CaCl2+CO2↑+H2O
(4)硫化氢(H2S)可以在常温下制得,可选用B作为发生装置.因其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从c通入.因硫化氢(H2S)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故可将d导管排出的气体通入碱溶液(或水)中.
故选B、c、将d导管排出的气体通入碱溶液(或水)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所以用A作发生装置.在制取过程中要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加热的过程中进行.当看到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选A、2KClO3
| ||
△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石灰水(主要成分CaCO3)与盐酸反应.
反应方程式即答案为:CaCO3+2HCl=CaCl2+CO2↑+H2O
(4)硫化氢(H2S)可以在常温下制得,可选用B作为发生装置.因其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从c通入.因硫化氢(H2S)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故可将d导管排出的气体通入碱溶液(或水)中.
故选B、c、将d导管排出的气体通入碱溶液(或水)
看了(2010•大庆)下图为实验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020-04-08 …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 2020-04-08 …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1)写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①(2)实验室利用D装置用 2020-04-08 …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2)若实验室用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应选用的 2020-04-08 …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O2时,应选用做气体发生装置, 2020-05-02 …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 2020-05-16 …
(2012•景德镇二模)有A、B、C、D、E五种实验装置,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装置用序号表示) 2020-06-12 …
(2012•咸宁)根据装置图回答问题.(1)图中标示①仪器的名称是.(2)实验室中既可以用来制取O2 2020-11-12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020-12-12 …
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提示:所选装置均填序号)(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③.(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