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根据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结论:该溶液中有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
题目详情
根据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结论:该溶液中有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溶液中有
C.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将铝粉中混有的少量镁粉除去
D.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 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红色沉淀.结论:X中不含有醛基
A.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结论:该溶液中有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溶液中有

C.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将铝粉中混有的少量镁粉除去
D.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 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红色沉淀.结论:X中不含有醛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的离子可能是硫酸根离子也可能是银离子,所以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
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只有氨气,所以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氨气,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故B正确;
C、铝具有两性,能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不能用过量烧碱溶液除去铝粉中混有的少量镁粉,但可以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铝粉,故C错误;
D、该题中硫酸铜过量导致溶液呈酸性,醛类物质和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的条件必须是在碱性环境下才能发生,所以不会看到红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只有氨气,所以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氨气,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故B正确;
C、铝具有两性,能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不能用过量烧碱溶液除去铝粉中混有的少量镁粉,但可以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铝粉,故C错误;
D、该题中硫酸铜过量导致溶液呈酸性,醛类物质和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的条件必须是在碱性环境下才能发生,所以不会看到红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看了根据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实验方法或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将pH试纸放入某溶液中,显色后和标准比色卡对比以测定该溶液的 2020-05-13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5.5gKCl固体B.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 2020-05-13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5.5gKCl固体B.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量取20.0 2020-05-13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5.5gKCl固体B.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量取20.0 2020-05-13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5.5gKCl固体B.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 2020-05-16 …
将m克锌片放入某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重、结果质量大于m克.则此溶液可能是()A 2020-06-05 …
将m克锌片放入某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重、结果质量大于m克.则此溶液可能是()A 2020-06-05 …
将m克铁片放入某溶液中反应片刻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重、结果质量大于m克.则此溶液可能是()A.盐 2020-06-05 …
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将SO2通入溴水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 2020-06-2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B、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C、胃酸过多的病人在 2020-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