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30分)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

题目详情
(30分)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
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
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据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阿拉伯人是如何影响西方文明的。(6分),并指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扮演的角色(4分)。
材料二  近代早期,来华传教士坚持“孔子或耶稣”的传教理念,要么孔子,要么耶稣,二者必居其一。结果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发生大大小小的教案有400起。时人指出,“凡谋与洋人为难者,非进士即举人,非举人即秀才,从未闻无功名之士,能煽动愚民”……从19世纪末开始,传教士大肆鼓吹“孔子加耶稣”,宣扬“耶稣圣教与中国儒教各虽迥异,道同本源”,传教士们开始关注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设立教会大学、创办报刊,成立学会等。教会学校普遍开设儒家文化,有的甚至将儒家经典、《圣经》和西学同等对待,开设拼盘式课程。虽然经历了义和团运动的严重挫折,但基督教得以迅速重建,教案显著减少,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接纳和认同基督教……20世纪20年代,部分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学生喊出了“与其为奴,勿宁退学”的口号,甚至批评教会“迷信”。
(据王超云《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教方式的转变》等)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指出“孔子或耶稣”和“孔子加耶稣”反映的本质是什么(2分),据此评析近代时期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变化(10分)。
材料三  1881年,西方史学界“泰斗”、德国史学家兰克出版了《世界史》一书,这是一部典型的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史著作。此书风行一时,影响甚逛……1917年,德国出版了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该书试图打破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史体系,创立新的宏观世界史的编纂体例……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史学界出现用全球观点研究和撰写世界史的热潮,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论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巴特菲尔德《论中国史与世界史》等书基本摆脱欧洲(欧美)中心论的旧框架。70—80年代,从总体上说,西方世界历史编写已进入整体历史或全球文明史时代。
(据张广智等《现代西方史学》)
(3)据材料三,概括19—20世纪西方学者历史观的重大变化(2分),任选材料三中的一个时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时代对史观的影响(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0分)说明: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2分);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2分);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使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2分)。(要求:史实1分、说明1分)角色:继承者(或发展创新者、保存者)(2分);传播者(2分)。
(2)(12分)本质:文明的冲突与交融(2分)。(评价要求从变化、原因、影响等方面回答)变化: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文化由排斥转向宽容(2分)。(若答出从“孔子或耶稣”变为“孔子加耶稣”可给1分)
原因:前期,民教矛盾尖锐(或中西文化冲突严重)(2分);传教士对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了解日益加深(或传教士自身素质的提高)(2分)。影响:促进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扩大了中西文化交流(或促进传教活动的快速发展,教会形象明显改善;传教士通过缓和与中国知识精英阶层的矛盾,进而缓和了民教冲突)(2分);传教士所有活动的目的仍然是用基督教征服中国,其宗教迷信和文化侵略的一面不可能改变(2分)。
(3)(8分)变化:从西方中心论到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2分)。    
影响:答案一:19世纪,欧洲已完成工业革命,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西欧主要国家已实行代议制民主(2分);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成就巨大(2分)。(若只答出“西方的强势地位促成了‘西方中心论’的形成”可给2分)。
答案二: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一战”和十月革命削弱了欧洲列强(或欧洲开始没落)(2分);世界各地区文化在激烈碰撞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2分),促使有的史学家开始从全球角度米认识人类历史。
答案三:20世纪50年代以米,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2分);世界格局发生从美苏两强对峙到多极化的重要变化(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崛起)(2分);各国、各地区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或民主平等的观念、文明没有优劣之分的观念进一步传播并得到认可)(2分),促使更多的史学家接受全球史观。


看了(30分)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生物科学在哪些方面已经或将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2、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已经或将要产生怎样的影  2020-03-31 …

请问初中的课堂是怎么样的啊?会不会像小学一样很多欢笑,老师总是请同学上黑板去做题,请同学回答问题呢  2020-04-27 …

马上要初一下册了我希望自己的成绩更好,我们全段有300多人,我七年级上册其中段里十几名,月考失误四  2020-05-15 …

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到哪里去了?物质会减少或消失吗?这是科学问题,希望知道者可以  2020-05-16 …

有没有中国权威的科学家回答:美国人在月坑里发现一艘长四千米,高五百米的巨型宇宙飞船是不是真的?非常  2020-06-24 …

西方哲学智慧苏格拉底的问题二、判断题1、苏格拉底在对话中问希庇亚美是什么,希庇亚给出了正确的回答,  2020-07-03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都思想家们流传下了的著名观点或  2020-07-15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回来。归途中,他满怀希望,预备为祖国效劳。在轮船  2020-10-30 …

小学升学倒数3天出点难的数学题给我做出点难的数学题给我做,必须有正确答案,去百度其他问题里复制答案视  2020-11-04 …

小马到中学后很希望结交一些新朋友。他主动与人交往,推心置腹,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的告诉别人,他也问人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