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知人论世”批评模式和词体发展陈丽丽“知人论世”是中国传统文论史上最常见、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学批评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知人论世 ” 批评模式和词体发展

陈丽丽

知人论世 ” 是中国传统文论史上最常见、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自孟子提出 “ 知人论世 ” 后,人们在观照文学时,往往把作品、社会、人作为密切相关的三个要素,这一模式遂成为中国古代诗文批评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就词学理论而言,宋人杨绘的《时贤本事曲子集》是现存最早的词话,其中收录林逋、范仲淹、欧阳修和苏轼 4 位词人的本事,尽管该词话并没有对词人、词作进行过多品评,但是在宋代大量词人中仅选取这 4 家,并以 “ 时贤 ” 来命名,足见杨氏对 “ 人 ” 的看重,由此也可以看出词学理论其实在一开始就在潜意识中被打上了 “ 知人论世 ” 的烙印。从词学发展历程来看, “ 知人论世 ” 这一文学批评范畴一直贯穿在词体的演变中,并且与 “ 词体诗化 ” 以及 “ 推崇词体 ” 等理论思想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

  当词仅只作为遣兴、娱乐工具的时候,它与人、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而在词学发展早期以 “ 知人论世 ” 来论词,把词风与人格等同起来,显然是有很大局限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 知人论世 ” 说是儒家文学观念的阐释与发扬,其中的 “ 人 ” 带有深刻的儒家烙印。与诗、文比较起来,词是极具特质的文学体裁,自晚唐五代词体确立以来便被视为艳科,使其不可避免地带有轻软艳丽的娱乐色彩。 “ 诗言志 ” 、 “ 文以载道 ” 是儒家的传统文学观,以儒家思想为精髓的 “ 知人论世 ” 说在诗文批评中影响深远,然而词学批评中,尤其在早期词作大多未脱当行本色的时候, “ 人 ” 、 “ 世 ” 与 “ 词 ” 之间经常存在着一种错位与矛盾,不考虑词体的特性及词体的发展背景,仅以儒家的观点来衡量词人、词作,往往有失公正。

许多词论者在评论词的时候,往往坚定地站在儒家正统的立场去 “ 知人论世 ” ,把强烈的个人主观感受添加其中,把对词人思想态度及生活方式的褒贬投射到对词的评价中,导致对一些词人词作的分析常有失客观。由此可知, “ 知人论世 ” 这种批评模式在词学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种局限性与矛盾性,这种状况在词学批评的前期尤为突出。

当词向诗靠近,成为抒情言志工具的时候, “ 知人论世 ” 对于解读分析具体的词作有一定积极意义。比如,北宋末期,有过南渡经历的词人,其作品内容风格在南渡前后往往有着明显的差异,人们在进行批评分析时,通常无法回避这段独特的社会背景及人生经历对作品的影响。众所周知,岳飞、张元干等人的词作大多充溢一种慷慨悲壮、抑塞不平之气,这与他们抗金将领的身份密不可分,因此在品评岳飞《满江红》、《小重山》等词作时,不能不抛开 “ 靖康之耻 ” 的时代背景和他们的家国之情、功名之心。

伴随着以诗入词、以文入词的深化, “ 知人论世 ” 这种模式已经更多地呈现出正面、积极的作用来。

清代词学普遍提倡尊体理论,为了把词的地位抬到与诗相齐的高度,词论家把 “ 风骨 ” 、 “ 兴寄 ” 等各种诗学标准运用到词论中, “ 知人论世 ” 这种批评模式伴随着推尊词体风潮的高涨被广泛用来评论词人词作。在清人的词学观念中,词与诗是同等重要的, “ 知人论世 ” 成为他们分析作品优劣的重要手段之一。

清人不仅用 “ 知人论世 ” 批评模式来评论各家词人词作,而且对词体发展初期的词人也能客观看待。随着清代词论家对词体认识的提高及对词体的推重, “ 知人论世 ” 批评模式在词论中的正面、积极意义愈加明显。可以说 “ 知人论世 ” 词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与词体诗化的进程几乎是同步的。

                                ( 选自《河南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有删改。 )

6 .下列有关 “ 知人论世 ” 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知人论世 ” 是指把作品、社会和人这三个密切相关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诗文批评的重要模式。

B “ 知人论世 ” 这种文学批评模式,体现了儒家 “ 诗言志 ” 、 “ 文以载道 ” 的传统的文学观念,一直是评论词作优劣的重要手段。

C “ 知人论世 ” 说是儒家文学观念的阐释与发扬,以儒家观点来衡量词人词作使这种文学批评模式在词学发展过程中避免了局限性。

D “ 知人论世 ” 这种文学批评模式随着以诗入词、以文入词的深化,到清代才呈现出正面、积极的作用。

7 .下列对 “ 知人论世 ” 批评模式和词体发展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现存最早的词话《时贤本事曲子集》的内容来看,词学理论产生之初就在潜意识中被打上了 “ 知人论世 ” 的烙印。  

B .在早期词作仅只作为遣兴、娱乐工具的时候, “ 人 ” 、 “ 世 ” 与 “ 词 ” 之间经常存在着一种错位与矛盾; “ 知人论世 ” 这种批评模式往往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其进行评价。

C 在词走向抒情言志的发展过程中, “ 知人论世 ” 这种文学批评模式也更多地体现出其正面积极的作用,二者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   

D “ 知人论世 ” 这一文学批评范畴一直贯穿在词体的演变中,推动了 “ 词体诗化 ” 的进程和 “ 推尊词体 ” 等理论思想的发展。

8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词学发展早期以 “ 知人论世 ” 来论词,把词风与人格等同起来,带有很大局限性,因而词与人、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B “ 知人论世 ” 说在诗文批评中影响深远,在进行批评分析时,只有不回避独特的社会背景及人生经历,对于解读分析具体的词作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C .凭借强烈的个人主观感受去 “ 知人论世 ” ,把对词人思想态度及�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4-13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6 . A(B 项 “ 一直是评论词作优劣的重要手段 ” 有误; C 项 “ 避免了局限性 ” 有误; D 项 “ 到清代才呈现出正面、积极的作用 ” 有误。 )     7 . D(“ 推动了 ‘ 词体诗化 ’ 的...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一切始于世博会“一切始于世博会”,是人们对世博会云集了各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  2020-04-11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24分)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⑴这些年来,一直有一个影子在我脑海里,既模糊  2020-05-16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海豚为何如此聪明①迄今最大规模的化石研究表明,在过去的4700万年间,海豚  2020-05-16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瓷板上的中国书画李慧占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  2020-06-29 …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语文是盐胡展奋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误人子弟的言论,这原本正  2020-07-0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模糊的四季文/王海玲珠海的四季,在我看来似乎有点模糊。在一片模糊中,夏季以它的火  2020-11-12 …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语文是盐胡展奋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误人子弟的言论,这原本正常  2020-12-03 …

阅读下文,完成题。精进的程序朱光潜①练习作文,一要不怕模仿,二要不怕修改。多修改,思致愈深入,下笔愈  2020-12-20 …

阅读下文,完成题。精进的程序朱光潜①练习作文,一要不怕模仿,二要不怕修改。多修改,思致愈深入,下笔愈  2020-12-20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美国创新模式变革对我们的启示①美国创新实验室模式发展日趋成熟,这是科技与经济结合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