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八上物理小论文要求:1.字数:500~700字.2.到生活中去发现物理.涉及的物理知识可以是“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光的折射”、“透镜”等某一方面的知识或多种物理知识.3.

题目详情
八上物理小论文
要求:1.字数:500~700字.2.到生活中去发现物理.涉及的物理知识可以是“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光的折射”、“透镜”等某一方面的知识或多种物理知识.3.要写清探究过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云、雨、雾、露、霜、雪、雾凇、冰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的不同物态,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云的形成
地面附近的水蒸气上升,越往高空温度越低,到了一定高度,如果高空的温度高于0°C,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滴,如果高空温度低于0°C,水蒸气就凝华为小冰晶.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就形成了云.云涉及的物态变化有液化或凝华.
二、雨的形成
  我们已经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如果云中的雨滴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在重力作用下就会下落形成降雨;如果小冰晶增大后下落,当到0°C以上的气层时就会熔化形成降雨.雨涉及的物态变化有熔化.
  三、雾的形成
春秋季节夜间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如果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便液化成雾.雾涉及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四、露的形成
  初秋季节空气湿润,夜间温度下降,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在植物枝叶表面液化便形成露.露涉及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五、霜的形成
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深秋或初冬季节的夜间,当夜间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水蒸气在地面或枝叶上凝华形成霜.霜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六、雪的形成
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并且高空的气温降到0℃以下时,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晶,下落过程中周围水蒸气与其接触而结晶成雪.雪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七、雾凇的形成
雾淞,俗称树挂,是严冬时节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自然现象,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奇观.经常一夜间松花江畔长堤上的大柳树成了“白发三千丈”的雪柳,苍松则成了“玉菊怒放”的雪松.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夜间温度下降,江面上方的水蒸气凝华附着在草木和其他物体上便形成了雾凇.雾凇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八、冰雹的形成
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云,遇到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水滴凝固在冰晶上变大,而后下落,经历上升和下落反复几次越来越大,最后当上升气流支撑不住冰雹时,它就从云中落了下来,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冰雹了.冰雹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看了八上物理小论文要求:1.字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同学发现凸透镜的焦距未知,于是取来平行光源,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  2020-05-16 …

凸透镜镶嵌在直径为4cm的圆孔中,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距透镜10cm处有一点光源,此时在透镜另一侧垂  2020-05-23 …

D3D画物体后出现半透明现象用D3D画太阳系,行星都是导入的.x文件.运行后发现行星都变成半透明了  2020-06-07 …

透镜焦距f能表示它会聚光线(凸透镜)或发散光线(凹透镜)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透镜折光本领越大,所  2020-07-02 …

.凸透镜焦距为8cm,光线经凸透镜成实像,像距为40cm,则物距是,放大倍数.1.凸透镜焦距为20  2020-07-13 …

透镜焦度和度数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  2020-07-31 …

在直径为d的凸透镜左侧主轴上距透镜1.5倍J距处放一点光源,圆环状阴影区的内外半径各是多少?在直径  2020-07-31 …

最使我们感兴趣的是敦煌壁画中的极其生动而具有神魔性的动物画,我们从一些奇禽异兽的泼辣的表现里透进了世  2020-11-05 …

若把一块猪油涂在一张纸上,会出现的现象是A、出现黑印B、纸张变为透明c、出现半透明亮点D、纸张的颜色  2020-12-29 …

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