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12分)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①。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
题目详情
(12分)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① 。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 2 溶液呈中性)。 【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 2 CO 3 +HCl=NaCl+NaHCO 3 ,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 3 +HCl=NaCl+H 2 O+CO 2 ↑。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 ② ,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 ③ ,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 ④ (均写化学式)。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 ⑤ (写化学式)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 ⑥ (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 3 、CaCl 2 、 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结论与反思】(1)猜想 ⑦ (填“1”或“2” 或“3”)正确。 (2)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 ⑧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⑨ 。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直接排放,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⑩ ,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⑪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悬浊液变澄清 ②继续滴加稀盐酸 ③CaCl 2 ④NaCl ⑤NaCl、CaCl 2 ⑥NaCl、CaCl 2 、HCl ⑦ 2 ⑧黄 ⑨Fe 2 O 3 +6HCl=2FeCl 3 +3H 2 O ⑩腐蚀下水道等答案合理即可 ⑪将废液用熟石灰中和至中性再排放 |
|
看了(12分)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0.如图9-38甲、乙两斜面高度相同,但长度不同(L甲>L乙)今把重力相同的两个物体从斜面底端以 2020-05-13 …
取甲、乙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如图所示. 2020-05-17 …
如图,L甲、L乙分别是甲、乙两弹簧的长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设甲弹簧每挂1 2020-06-17 …
甲、乙两人到郊外旅游,甲骑自行车,乙骑电动车,沿相同路线前往.如图:l甲,l乙分别表示甲、乙前往目 2020-06-27 …
称取Na3PO4与Na2HPO3混合试样2.2000g,溶解后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 2020-06-30 …
如下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块载 2020-07-11 …
取两块洁净的载玻片,分别标上甲、乙,然后在其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的培养液并用解剖针将两滴培养液连通. 2020-07-14 …
如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块载玻 2020-07-20 …
有一含Na2CO3与NaOH的混合物.现称取试样0.6095g,溶于水中,用0.2900mol·L- 2020-10-30 …
有甲、乙两个光滑的斜面,高度之比h甲:h乙=1:3,长度之比l甲:l乙=3:1,将同一物体分别沿甲、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