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 ![]()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 ②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③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④刑其傅公子虔。 ⑤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⑥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⑥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3分) (2)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3分) (3) 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小题1:C小题1:(1)有才能的人制定法规政策,蠢笨的人只会受制于法规政策;贤德的人因时而变动礼法,无能的人只会被现成的礼法束缚住。(2)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秦国百姓,有些又来说新法好。(3) 尚且...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尚书》中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 2020-05-16 …
《石湖》阅读练习石湖明.李流芳石湖,在楞伽山下.寺于山之巅者,曰上方,逶迤而东,冈峦渐夷,而上下起 2020-05-16 …
郢人燕说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日:“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2020-05-16 …
英语翻译齐宣王见颜斶,曰:“斶(qixuanwangjianyanchuyuechu)前!”斶亦曰 2020-05-16 …
帮忙搜集一下含有成和悦或者含有起和悦的成语或者词语 2020-05-17 …
古文中“侍”、“御”如何解释原文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 2020-06-20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选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2020-06-21 …
齐王宣见颜斶阅读题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 2020-06-23 …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韩非子》 2020-07-07 …
心里平静曰()然没有顾虑曰()然喜悦愉快曰()然闲适自得曰()然整齐有序曰()庄严整齐曰()然我急!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