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意义十分重要。
“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
以“文”、“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于·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 “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
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
1.小题1:下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括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B.在中国古代,“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两个字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
C.人们一般认为,“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其中“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
D.孔子认为,“文”有文华之意,“质”是质朴之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
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
B.韩非子说“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其中“以质信言”是指以质朴的语言进谏,“鄙”则与孔子话中的“野”意思相同。
C.班彪说《史记》“文质相称”,这可能是借用了《论语》的意思,从文学角度对《史记》外部风貌作出了高度评价。
D.魏晋以后文论中“文”、“质”二字的含义也大都沿用了孔子的意思,只有少数场合可以大体理解为形式和内容。
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子·难言》指出,如果分别采用“文”或“质”不同的风格,就无法达到向国君进谏的目的。这是“文”、“质”涉及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例子。
B.“文”和“质”这一对概念的含义,不但在古代文论中大致上是一以贯之的,它跟最初评论人物时的意义也是一脉相承的。
C.从古代文论来看,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那就会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
D.当古代批评家不满于文坛风气,要求加强“文”或“质”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文坛可能已经过于质朴或过于靡丽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小题2:A小题3:C 小题1:这段文字中的表述可以看出“质”和“文”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在的道德,而文应时是文化知识等外在的东西。B项中的“‘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很抱歉这么久以来一直没有和你联系,因为需要照顾我父亲的原因,请谅解,这是完整的论文,论文的  2020-05-17 …

议论文中引用寓言算是什么论证方法?一篇议论文中用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寓言故事,一个相当于笑话的故  2020-06-05 …

议论文能用的苏格拉底、泰戈尔、柏拉图的事例&名言议论文能用的苏格拉底的事例&名言...泰戈尔的事例  2020-06-13 …

根据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选择正确答案。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其中本文运用的主要  2020-06-13 …

论文自引的界定问题:引用第二作者的文章,算不算自引凤姐和芙蓉姐姐曾发表了一篇论文A,凤姐是第一作者  2020-06-21 …

关于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的问题以前没有接触过模糊数学,最近看了看模糊数学的书,知道隶属函数的取值应该是  2020-06-28 …

英语翻译人工翻译~论文中用的,比较专业!拜托机器翻译的不要“捣乱”让我白开心可以吗?关联理论认为人  2020-06-29 …

毕业论文用自己的话表达算抄袭吗马上要交论文了,由于已经签约工作没有多少时间去认真研究写出自己的新意,  2020-11-04 …

英文论文引用一句句子的格式我的论文中引用一句中文,譬如引用这句“你们家的人从上到下全像那只哈巴狗。"  2020-11-26 …

论文中用英语“‘”的读法在论文答辩中经常会有v,v‘这样的表达,中文通常把后者读“v撇”,但是在英文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