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各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

题目详情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___
A. 
夫大
,难测也
怀乡,忧谗畏讥
(《岳阳楼记》)
B.
败绩
当余之从
(《送东阳马生序》)      
C.
长勺
又留蚊
素帐中
(《幼时记趣》) 
D.
惧有
人皆
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A项第一个“国”是指国家;第二个“国”是国都.B项第一个“师”是军队;第二个“师”是老师.C项两个“于”都是“在”的意思.D项第一个“伏”是指埋伏;第二个“伏”指佩服.故选C.
(2)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从文中“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来理解“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可见曹刿的远见和细心,从文中举出相关的事例即可.
答案:(1)C
(2)与鲁庄公的贸然下令比,曹刿先下车察看车辙和登高瞭望敌情,从细节观察,然后作判断发命令,最终取胜,表现了他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
译文: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了(齐军)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推测(它的意图),怕的是有埋伏,我看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同意追击他们.”
看了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两段文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孔子学鼓琴于师襄①子,十日不进②。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  2020-06-16 …

惠子说箭翻译求大神帮助惠子说箭惠子曰:“羿执鞅持扞,操弓关机,越人争为持的。弱子扞弓慈母入室闭户。  2020-06-17 …

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2020-06-18 …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2020-06-18 …

根据课文《左传》:[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  2020-07-01 …

(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2020-07-10 …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  2020-07-14 …

文言文阅读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2020-11-03 …

文言文阅读。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  2020-11-03 …

论语释义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子曰:“可与  20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