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关于《曹刿论战》的一些问题,急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题目详情
关于《曹刿论战》的一些问题,急需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曹刿是从哪些方面论战的?
1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也就是鲁庄公所说的?
13、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鄙陋目的是什么?
1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
15、鲁庄公的鄙陋表现在哪些方面?
16、结合文章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鲁国为什么能取得长勺一战的胜利。
17、从文中两处刿曰“未可”,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
18、文中能具体证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一看法的语句有哪些?
19、文中所加的题目为曹刿论战请从论战角度概括三大段意。
第一段,曹刿论( )
第二段,曹刿论( )
第三段,曹刿论( )
20、“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 )和( ),其中的“我”是指( )。
21、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
22、用原文回答
评价“忠之属也”的标准是什么?( )
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什么?( )
2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简要说说
政治方面:( )
军事方面:( )
24、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意思是( )。
回答问题时,请严格按照题号写,谢了
你要是一个一个给我答出来了,我也只能把分加到50,自己写太麻烦了,而且我的分数也没那么多。加油吧,争取在周一之前给我答案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曹刿是从哪些方面论战的?
1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也就是鲁庄公所说的?
13、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鄙陋目的是什么?
1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
15、鲁庄公的鄙陋表现在哪些方面?
16、结合文章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鲁国为什么能取得长勺一战的胜利。
17、从文中两处刿曰“未可”,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
18、文中能具体证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一看法的语句有哪些?
19、文中所加的题目为曹刿论战请从论战角度概括三大段意。
第一段,曹刿论( )
第二段,曹刿论( )
第三段,曹刿论( )
20、“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 )和( ),其中的“我”是指( )。
21、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
22、用原文回答
评价“忠之属也”的标准是什么?( )
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什么?( )
2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简要说说
政治方面:( )
军事方面:( )
24、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意思是( )。
回答问题时,请严格按照题号写,谢了
你要是一个一个给我答出来了,我也只能把分加到50,自己写太麻烦了,而且我的分数也没那么多。加油吧,争取在周一之前给我答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政治上。1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3.反衬曹刿爱国热情和远谋. 1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5.治国上 16.曹刿的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17.谨慎,远谋 18.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看了关于《曹刿论战》的一些问题,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内容:”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 2020-06-15 …
英语翻译“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辞辩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 2020-06-17 …
这段话什么意思?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 2020-06-22 …
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于今之作 2020-06-29 …
吴宫遗事①罗隐越心未平②,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③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痰苦焉,以察四 2020-07-07 …
英语翻译“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辞辩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 2020-07-07 …
清代乾隆年间,学者洪亮吉曾言:“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 2020-07-26 …
梁启超1902年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写道:“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 2020-07-28 …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 2020-07-3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治天下必自人道始圣人南面而听①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②, 2020-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