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I)t℃时,将2molSO2和1mol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6kJ•mol-1.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9.2kJ.
题目详情
(I)t℃时,将2molSO2和1mol 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6kJ•mol-1.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9.2kJ.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下同)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2)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生成SO3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以下操作将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______
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 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
(4)上述反应达平衡后,判断下列情况下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①再通入1.6molSO2、0.8molO2、0.4molSO3,______;
②再通入0.2molSO2、0.2molSO3,______.
(II)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
2N2(g)+6H2O(l)⇌4NH3(g)+3O2(g).△H=2a kJ•mol-1
N2(g)+3H2(g)⇌2NH3(g)△H=-92.4KJ•mol-1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则a=______.
(1)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下同)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2)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生成SO3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以下操作将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______
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 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
(4)上述反应达平衡后,判断下列情况下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①再通入1.6molSO2、0.8molO2、0.4molSO3,______;
②再通入0.2molSO2、0.2molSO3,______.
(II)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
2N2(g)+6H2O(l)⇌4NH3(g)+3O2(g).△H=2a kJ•mol-1
N2(g)+3H2(g)⇌2NH3(g)△H=-92.4KJ•mol-1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则a=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变来判断,
(2)平均反应速率v=
,平衡常数K=
;
(3)根据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来回答;
(4)根据Qc和K之间的关系来回答;
(5)根据盖斯定律来计算.
【解析】
(1)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变.
A.对于反应前后体积变化的反应,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恒,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恒,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发生变化,容器体积保持不变,所以容器内气体密度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B;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知道,当放出热量为39.2kJ时,生成三氧化硫的量为
=0.4mol,则消耗二氧化硫和氧气的量分别是0.4mol和0.2mol,所以生成SO3平均反应速率为v=
=
=0.1mol/(L/min),达到化学平衡时二氧化硫、氧气、三氧化硫的量分别是:
=0.8mol/L,
=0.4mol/L,
=0.2mol/L,所以K=
=
≈0.16L/mol,故答案为:0.1mol/(L•min);0.16L/mol.
(3)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即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故A正确;
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即增大二氧化硫的浓度,能使平衡正向移动但是能降低了SO2转化率,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也不会改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故C错误;
D.降低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故D正确;
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当恒容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故E错误.
故选AD.
(4)①再通入1.6molSO2、0.8molO2、0.4molSO3,和原来平衡的量一样再投料,则相当于压缩体系为原体积的一半,所以体系的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向右;
②再通入0.2molSO2、0.2molSO3,则Qc=
=
≈1.39L、mol>K,所以平衡向左移动,故答案为:向左;
(II)反应2N2(g)+6H2O(l)⇌4NH3(g)+3O2(g)可以看成是反应2N2(g)+6H2(g)⇌4NH3(g)和反应6H2O(l)=6H2(g)+3O2(g)的和,所以反应2N2(g)+6H2O(l)⇌4NH3(g)+3O2(g)的△H=-92.4KJ•mol-1×2+571.6kJ•mol-1×3=2a=15304KJ•mol-1,即a=765,故答案为:765.
(2)平均反应速率v=


(3)根据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来回答;
(4)根据Qc和K之间的关系来回答;
(5)根据盖斯定律来计算.
【解析】
(1)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变.
A.对于反应前后体积变化的反应,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恒,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恒,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发生变化,容器体积保持不变,所以容器内气体密度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B;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知道,当放出热量为39.2kJ时,生成三氧化硫的量为








(3)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即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故A正确;
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即增大二氧化硫的浓度,能使平衡正向移动但是能降低了SO2转化率,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也不会改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故C错误;
D.降低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故D正确;
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当恒容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故E错误.
故选AD.
(4)①再通入1.6molSO2、0.8molO2、0.4molSO3,和原来平衡的量一样再投料,则相当于压缩体系为原体积的一半,所以体系的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向右;
②再通入0.2molSO2、0.2molSO3,则Qc=


(II)反应2N2(g)+6H2O(l)⇌4NH3(g)+3O2(g)可以看成是反应2N2(g)+6H2(g)⇌4NH3(g)和反应6H2O(l)=6H2(g)+3O2(g)的和,所以反应2N2(g)+6H2O(l)⇌4NH3(g)+3O2(g)的△H=-92.4KJ•mol-1×2+571.6kJ•mol-1×3=2a=15304KJ•mol-1,即a=765,故答案为:765.
看了(I)t℃时,将2molSO2...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位学者于当地时间9月29日13时乘飞机从加拿大多伦多(西五区)回上海.途中飞行时间为12个小时. 2020-05-16 …
请指出图13-9中(1)~(4)处的重复度分别为多少? 2020-05-26 …
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回答:(1)尿液的产生主要血液流经图中1时,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滤过到2中 2020-07-01 …
①X÷4+X÷5=36(解方程)②1¾与0.3的积加上1又七分之三除1又四分之三的商,和是多少?( 2020-07-20 …
高中地理这架飞机当地时间9月1日10时起飞问题、如一架飞机从105°Е、60°Ν,在当地时间9月1 2020-07-26 …
已知命题p:复数得=m−9中1+9中(m∈R,中是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不可能位于第一象限; 2020-08-01 …
9.9x6.1时,可以怎样简便计算 2020-10-31 …
问大家一些概率论的基本常识.我在做题中有时候分不清什么时候用乘,什么时候用加?比如一个题:在100, 2020-11-14 …
口算,在题目后面直接写出得数.中.9-中.1=8中×4=2中+8四=68-7=四中4+4=2中中四- 2020-11-19 …
求9乘9格答案一个9乘9的正方形,*号是表示方格,横竖连起来,横竖都是1-9,不重复,同时将99格平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