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文言文《伤仲永》(选段)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
题目详情
阅读文言文《伤仲永》(选段)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译文:___
②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___
(3)课文中“___”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矣”的结局。(提示:用文中原句填空)
(4)我们学习了《方仲永》,从他的结局,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未尝识书书具 | ___ | ②即书诗四句 | ___ |
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___ | ④泯然众人矣 | ___ |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译文:___
②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___
(3)课文中“___”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矣”的结局。(提示:用文中原句填空)
(4)我们学习了《方仲永》,从他的结局,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不曾认识书写工具.书具:书写工具.
②立刻写下了四句.书:写.
③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谒:拜访.
④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自是:从此;指:指定;就:完成.句子翻译为: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
②稍稍:渐渐;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乞:求取.句子翻译为: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3)备胎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内容.方仲永之所以变成普通人,是因为他父亲不让他学习,用文中的话概括就是“不使学”.
(4)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文章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其学习而被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从中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启示: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案:
(1)①书写工具②写③拜访④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2)①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
②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3)不使学
(4)我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不曾认识书写工具.书具:书写工具.
②立刻写下了四句.书:写.
③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谒:拜访.
④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自是:从此;指:指定;就:完成.句子翻译为: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
②稍稍:渐渐;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乞:求取.句子翻译为: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3)备胎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内容.方仲永之所以变成普通人,是因为他父亲不让他学习,用文中的话概括就是“不使学”.
(4)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文章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其学习而被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从中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启示: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案:
(1)①书写工具②写③拜访④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2)①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
②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3)不使学
(4)我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看了阅读文言文《伤仲永》(选段)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下图,歌德说他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他为“思想界的君主”;鲁迅坦然承认自己早期对被 2020-06-09 …
观刈麦中诗中“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其”指代的是“贫妇人”还是正在劳动的农民?“听其相顾言, 2020-06-18 …
我要写一篇作文,素材是只有站在巨人旁边,才能……给我一我要写一篇作文,素材是只有站在巨人旁边,才能 2020-07-03 …
关于《史记》五帝本纪第一里面的一个词的解释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解释为,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 2020-07-10 …
文言文阅读菱溪石记欧阳修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 2020-11-03 …
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 2020-11-0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2020-11-13 …
朗读课文时的问题如果自己同时担任旁白和其中一个人物,如何读才能让别人(即使之前从未接触过这篇文章)一 2020-12-04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意是()A.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共同发展B.承认本 2020-12-10 …
加一个偏旁,和其他字组成新字{马,木,耳,活,市,日,心,口,才,人}这些字加同一个偏旁组成一个新字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