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黄芪是重要的中药材,为解决生产中黄芪育苗成功率低的问题,某可科研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黄芪种子,实验结果如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黄芪种子发芽率的
题目详情
黄芪是重要的中药材,为解决生产中黄芪育苗成功率低的问题,某可科研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黄芪种子,实验结果如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黄芪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1)本实验每组实验要设置多个实验组,其目的是___.
(2)本实验是自变量是___,要判断赤霉素能否促进种子的萌发,应选择___(填表中序号)组作为对照组.
(3)对比F组和G组可知___.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促进黄芪种子萌发的最适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效果具有___的特点.
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黄芪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组别 | 处理 | 发芽率(%) | |||
重复组 | 重复组 | 重复组 | 平均值 | ||
A | 100mg•kg-1 | 44 | 37 | 53 | 44.67 |
B | 200mg•kg-1 | 60 | 46 | 44 | 50.00 |
C | 300mg•kg-1 | 48 | 47 | 43 | 46.00 |
D | 400mg•kg-1 | 46 | 41 | 45 | 44.00 |
E | 500mg•kg-1 | 22 | 35 | 19 | 25.33 |
F | 清水浸种 | 36 | 40 | 32 | 36.00 |
G | 不浸种 | 27 | 21 | 24 | 24.00 |
(2)本实验是自变量是___,要判断赤霉素能否促进种子的萌发,应选择___(填表中序号)组作为对照组.
(3)对比F组和G组可知___.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促进黄芪种子萌发的最适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效果具有___的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减小偶然因素给实验结果带来的误差,每组实验要设置多个实验组.计算其平均值.
(2)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赤霉素溶液的浓度、是否用清水浸种,因变量是种子的发芽率.要判断赤霉素能否促进种子的萌发,应选择F组作为对照组.
(3)实验中比较F组与G组的实验自变量为是否用清水浸种,结果可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清水浸种和不用清水浸种分别处理种子,清水浸种的种子发芽率较高.据表分析,浸种能促进黄芪种子萌发.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促进黄芪种子萌发的最适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效果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故答案为:
(1)减小偶然因素给实验结果带来的误差(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2)赤霉素溶液的浓度、是否用清水浸种 F
(3)浸种能促进黄芪种子萌发 两重性
(2)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赤霉素溶液的浓度、是否用清水浸种,因变量是种子的发芽率.要判断赤霉素能否促进种子的萌发,应选择F组作为对照组.
(3)实验中比较F组与G组的实验自变量为是否用清水浸种,结果可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清水浸种和不用清水浸种分别处理种子,清水浸种的种子发芽率较高.据表分析,浸种能促进黄芪种子萌发.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促进黄芪种子萌发的最适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效果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故答案为:
(1)减小偶然因素给实验结果带来的误差(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2)赤霉素溶液的浓度、是否用清水浸种 F
(3)浸种能促进黄芪种子萌发 两重性
看了黄芪是重要的中药材,为解决生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学习小组在如图所示的化学药品柜中发现一瓶标签模糊不清的无色溶液,已知这瓶溶液是以下5瓶溶液中的一 2020-04-06 …
给出下列四种说法:①3,3,4,4,5,5,5的众数是5,中位数是4,极差是2;②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2020-04-08 …
如图,有两个转盘,自左向右各转一次求各种颜色组合概率(图如下)白红黄绿红红绿黄如图,有两个转盘,自 2020-04-27 …
某同学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FeCl3水解平衡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配制50mL0.001mol/LF 2020-05-17 …
磁性材料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请回答:(1)A的组成元素为( 2020-06-12 …
如图所示,把数据分成4组,若第一小组的频率为0.1,则第二小组的频率为,第三小组的频率为,第四小组 2020-07-04 …
化合物M由两种元素组成,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请回答:(1)在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过程中常利 2020-07-20 …
按某种规定,一个50人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第一组的频率面积为0.04,若前三组的频率与后三组 2020-07-29 …
如图所示的动车组优5节车厢组成,车组总功率6000kw,最大牵引功率为4800kw,最大行驶速度为2 2020-12-03 …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