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秀。”--《及第谣》材料二“唐太宗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八吾彀中矣’”--王定
题目详情
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 人名字秀。”
--《及第谣》
材料二“唐太宗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八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考试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哪个朝代?何时得以完善?何时被废除?
(2)联系材料二:这种制度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现在的考试,特别是高考和公务员考试合理吗?为什么?
--《及第谣》
材料二“唐太宗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八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考试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哪个朝代?何时得以完善?何时被废除?
(2)联系材料二:这种制度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现在的考试,特别是高考和公务员考试合理吗?为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材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 人名字秀”“唐太宗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得知体现的是科举制度,即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创始于隋,完备于唐,至清趋向衰落,光绪二十七年,武科考试正式废止,历经1300余年.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2)根据课本知识,科举制的进步作用有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3)考查了现在的考试,特别是高考和公务员考试是否合理,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合理,彰显了社会公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等.
故答案为:
(1)科举制度;隋朝;唐朝;清朝.
(2)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基础;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3)合理;彰显了社会公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等.
(2)根据课本知识,科举制的进步作用有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3)考查了现在的考试,特别是高考和公务员考试是否合理,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合理,彰显了社会公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等.
故答案为:
(1)科举制度;隋朝;唐朝;清朝.
(2)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基础;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3)合理;彰显了社会公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等.
 看了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用成语造句或写话写出出自选问的六个成语,并任选三个造句或写话.这几则分别是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020-04-27 …
《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 2020-04-27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的感受不要意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的感受不要意思! 2020-06-06 …
关于《论语十则》出三个简答题和简答题的答案原文是: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2020-06-10 …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却说孔明欲斩云长,玄德曰:“昔吾三人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 2020-06-19 …
英语翻译海屋添筹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 2020-06-23 …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见长 2020-06-25 …
在我印象里维吾尔族长得像中亚的阿富汗人,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长得东亚黄种人面孔的维吾尔族人?难道他们 2020-07-07 …
英语翻译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2、子曰:“譬如为 2020-11-21 …
1937年,四川大学校长任鸿隽回忆:“吾父在日,无日不思返浙江原籍。吾辈则乡土观念较轻,以为吾中国人 202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