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摆放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其中4、5号标签破损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分别是什么?查阅资料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都能与中
题目详情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摆放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其中4、5号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都能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②以上两者均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作出猜想】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Na2CO3、Na2SO3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操作】取少量4、5号溶液分别于试管中,然后分别进行下列三组实验: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六种溶液中的______溶液,两试管中的溶液均变成红色,说明不是上述猜想中的______溶液;
实验2:取另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3号溶液,两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淀,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写出与Na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3:又取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号溶液,发现两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且5号溶液的试管中有刺激性气味,请写出5号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一致得出4号溶液为Na2CO3溶液,5号是Na2SO3溶液.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请你利用上述图中的试剂设计鉴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都能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②以上两者均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作出猜想】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Na2CO3、Na2SO3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操作】取少量4、5号溶液分别于试管中,然后分别进行下列三组实验: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六种溶液中的______溶液,两试管中的溶液均变成红色,说明不是上述猜想中的______溶液;
实验2:取另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3号溶液,两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淀,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写出与Na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3:又取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号溶液,发现两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且5号溶液的试管中有刺激性气味,请写出5号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一致得出4号溶液为Na2CO3溶液,5号是Na2SO3溶液.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请你利用上述图中的试剂设计鉴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实施操作】实验1:向4、5号溶液中滴入一种溶液,溶液均由无色变成红色,因为酚酞与碱性溶液变红色,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 NaCl溶液;实验2:根据查阅资料的内容和复分解反应发...
看了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帮忙算个概率,大虾们一种产品A的破损率是1/8,另一种产品的破损率为1/2.现要把两种产品放到同一 2020-04-27 …
1.现象:水清洗后试管内壁2.为什么每次实验后都要洗涤仪器?3.现象:试管刷刷洗后试管内壁4.试剂 2020-05-13 …
设计不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填编号)设计3中发案.1.注射器2破试管3.锥形瓶4.平底烧瓶5.烧 2020-05-14 …
现在有什么人为破坏生物链的事情?关于破坏动物的生物链的最好!就是现在人为的破坏生物链的事情! 2020-05-14 …
我在abaqus中设定某金属部件的材料极限强度是1430.最后加载建模分析后,提取该部件的应力也是 2020-05-17 …
有关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试剂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试剂成分相同,并且试剂浓度也相同B.二者 2020-06-10 …
关于古代汉语的“破读”和字典注音的“旧读”古代汉语中有些字要破读,但是现代汉语没有这些读音,字典里 2020-06-12 …
一块试验田,以前这块地所种植的是普通水稻.现在将该试验田的1/3种上(仅用十字交叉法)一块试验田, 2020-06-16 …
甲状腺功能试验1.将第一组蝌蚪的甲状腺破坏掉,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成蛙.对照试验:2.在第一组蝌 2020-07-03 …
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试管中出现的红色物质又变回黑色,原因是.若试管出现破 2020-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