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可爱者甚 蕃 ( ) ② 濯 清涟而不妖( ) ③香远 益 清 ( ) ④陶后 鲜 有闻( ) ⑤可远观而不可 亵 玩焉( ) ⑥ 宜 乎众矣 ( ) 小题2:翻译文言语句。(4分) 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2分)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小题3:①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 , 。” (1分)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小题4: 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2分) 答: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①多; ②洗涤; ③更加; ④少 ⑤亲近而不庄重 ⑥应该应当。 小题2:①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君子。 ②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3:(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 小题4:示例: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两种观点实际上是人与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跟着坏人学坏人,也就是“近墨者黑”。 |
小题1: |
看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爱莲说》做下面的题。1、文中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菊花、莲花各比喻生活 2020-04-12 …
阅读《爱莲说》做下面的题。1、文中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菊花、莲花各比喻生活 2020-04-12 …
下面四项中语气表达最强烈的一句是()A、他学习好.B.没有一个人不说他学习好.C大家都说他学习好. 2020-06-10 …
古文翻译王冕少时王冕者,诸暨人也.七八岁时,父命牡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 2020-06-11 …
阅读下文。完成(1)-(5)题。①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 2020-06-16 …
求《幼学琼林》有关句子的译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国色天香,乃牡丹之富贵;冰肌玉 2020-06-21 …
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过这样的评论;“花之艳为牡丹,然而不实,果之绝为荔枝,然花不艳.”话中贬大于褒, 2020-06-25 …
揣摩文意,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文字,使其扩展成完整的语段。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这样的评论:“花之艳 2020-11-10 …
揣摩文意,注意句式,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过这样的评论:“花之艳为牡丹,然而不实;果 2020-11-10 …
英语翻译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0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