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2005•甘孜州)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
题目详情

(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______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__
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__.
(3)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______.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两只蜡烛都是在密闭的空间里燃烧,当将其中的氧气消耗掉时就会因满足不了燃烧的条件而熄灭.
故答案为:杯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尽.
(2)甲同学认为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燃烧放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气体的密度会减小导致气流向上升,从而使上层的蜡烛先熄灭.
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下沉而导致下层蜡烛先熄灭.
故答案为:蜡烛燃烧时使杯内温度升高,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使上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沉入杯底使下层蜡烛火焰先熄灭.
(3)用毛巾捂住鼻子可以防止吸入一些烟尘等有害物质;由以上实验获知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会上升,故因采取较低的姿势逃生.在高楼打开窗户跳出生存的机会不是很大哦.
故选A、C.
故答案为:杯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尽.
(2)甲同学认为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燃烧放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气体的密度会减小导致气流向上升,从而使上层的蜡烛先熄灭.
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下沉而导致下层蜡烛先熄灭.
故答案为:蜡烛燃烧时使杯内温度升高,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使上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沉入杯底使下层蜡烛火焰先熄灭.
(3)用毛巾捂住鼻子可以防止吸入一些烟尘等有害物质;由以上实验获知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会上升,故因采取较低的姿势逃生.在高楼打开窗户跳出生存的机会不是很大哦.
故选A、C.
看了(2005•甘孜州)对“高低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 2020-05-25 …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020-06-24 …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答不同。孟懿子问孝,予曰:“无违。”予游问孝,予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 2020-06-24 …
对不同问题的探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我们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和“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020-07-01 …
针对蚊香不易点燃的问题,问什么将蚊香改进为盘式就已点燃了?(燃料和热量一课) 2020-07-04 …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 2020-07-10 …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2020-07-10 …
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对燃烧和灭火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1)实验①中酒精燃烧、实验②中水不燃烧,由此说明 2020-12-02 …
(1)在广大农村地区,可利用发展沼气来解决生活用的燃料问题,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2020-12-18 …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