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88年2月7日,法王路易十四特派五名耶稣会士到达北京,中法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一个长达30年的黄金阶段。耶稣会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
题目详情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2月7日,法王路易十四特派五名耶稣会士到达北京,中法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一个长达30年的黄金阶段。耶稣会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图景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物,十八世纪是一个“中国世纪” ![]() ——《中西文化交流史》 (1)如果要探究材料一中伏尔泰主张“全盘华化”的原因,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4分) 材料二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3分)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2分) 材料三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3)根据材料三,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5分)(1)方面:儒家思想的内涵和当时中国的国情;伏尔泰所处的时代以及个人立场与愿望;耶稣会传播环节及其影响等。(4分,言之有理答出2点即可)(2)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
看了(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 2020-11-0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意大利人利玛窦是耶稣会传教士,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 2020-11-07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意大利人利玛窦是著名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也是一位学者。1 2020-11-27 …
(14分)东学西渐,西学亦东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稣会士历尽千辛,沟 2020-12-0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反映了犹大背叛耶稣的情节。材料二到底是谁将 2020-12-06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耶稣坐在圣殿库房的对面,看大家怎样投钱在奉献箱里 2020-12-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 2020-12-1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 2020-12-1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耶稣会士马若瑟在1732年翻译了元曲《赵氏孤儿》。1734年巴黎《法兰 2020-12-17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88年2月7日,法王路易十四特派五名耶稣会士到达北京,中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