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8分)数日赵师秀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野望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8分) 数 日 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野 望 翁 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小题1:两首诗都写秋景,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赵师秀和翁卷都是当时有名的苦吟诗人,两首诗的末两句均令人拍案叫绝,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内容赏析其妙处。(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小题1:感情的不同之处:赵诗所抒发的感情,由病体经受秋风、见到黄叶遍地而悲苦,到看见疏林秋山、白云飞来而欣喜,是悲喜交织、由悲而喜; 翁诗自始至终都是以闲适的心态在欣赏秋景,抒发赞赏喜悦的感情。(每点2分,共4分) 小题1:示例:赵诗末两句,写树林稀疏,远山刚呈现出它的雄姿,却又被飞来的云遮去 了一半。一“放”一“出”一“遮”,三个动词做动态化的描写,把树山云都写得神采飞扬, 显现出淡远清幽的意境,显得冲谈而清奇,一改前面悲苦的情调。(分析“放”字的拟人手 法,“疏”与“遮”前后对照映衬也可)(诗意2分,手法分析2分,共4分) 翁诗末两句,写诗人登山看水,却在水里看见了青山的影子。从诗人的视角的变化,写出登山看水却又于水中见山的体验,写出山的青翠水的澄澈,表达一种理趣,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兴。(分析“忽”“闲”“见”也可)(诗意2分,手法分析2分,共4分) |
| 小题1:不同之处:病体经受秋风,又见“无边落木萧萧下”,本令人感到非常凄凉悲怆,何况它又洒满了荒芜的庭院,可是诗人却从中看到了另一面,叶落林疏,远山顿现,不禁给人以惊喜,由悲而喜;《野望》描写的是作者闲来无事去看秋景,本是想随便看看,却看到一番秋的美景,有喜出望外、意想不到之情。 小题2:赵诗末两句,写树林稀疏,远山刚呈现出它的雄姿,却又被飞来的云遮去 了一半。运用了拟人手法, “林”仿佛像人一样,似乎是拉开用叶子做的帷幕,“放”出远山。一“放”一“出”一“遮”,三个动词做动态化的描写,把树山云都写得神采飞扬,既富诗情,又富画意,一改前面悲苦的情调。 翁诗末两句,写诗人登山是为了看水,而在水里却看见了青山的影子。诗人先以上山看水作铺垫,顺理成章地想,下一句应是写水,但诗人却偏偏没有写水,还是回到写山上来,实在出乎读者之意料之外。“水底见青山”五字中将水之清、山之翠都包含进去了。一“忽”字,便令这层意思特别明显,这本应是诗人在此诗中想呈现给读者的主要意象,并巧妙地把它安排在最显眼、最突出的位置上,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兴。 |
看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下面的短文,想一想,回答问题画画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我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 2020-05-13 …
因为液晶屏都是RGB色,RGB色可以开3次方计算出每个颜色通道数.4096色、262144色、16 2020-06-23 …
下列句子哪个是比喻句?1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看去,就像枝头上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2有的树林变 2020-07-01 …
(12分)小林长得文文静静,英语成绩非常出色;她的同桌是副班长,属于阳光男孩,数学是他的强项。小林和 2020-11-02 …
1、某次考试,林丽等7人的平均分是78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97分,最低的是64分,林丽得了88分,余 2020-11-24 …
英格兰西北部的曼彻斯特村在1850年时,山青水秀,绿树成荫。一些生物学家在这一地区的森林采集了数百只 2020-11-24 …
数学概率问题一个圆型飞镖靶,由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环组成,由内到外,分别是红色.绿色.橙色和蓝色,它 2020-12-10 …
阅读步步高。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 2021-01-12 …
课内阅读轻松答。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 2021-01-12 …
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甲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