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现代文阅读(22分)病人①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

题目详情

现代文阅读(22分)

病 人

①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②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③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④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时候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时间,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⑤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按。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⑥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话,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⑦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科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⑧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⑨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⑩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8.下列对于这篇小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在第②段中,“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的推测并非闲笔,作者借此表现了她典雅的气质。

B.第③段“起风了……转身走进了大楼。”在文中起到了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自然转入具体情节的叙述。

C.小说巧妙地把情节场景安排在一个小小的电梯里,窥斑见豹,从一个很小的角度表现了“她”带病坚持为大家服务的崇高品质。

D.“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与“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前后呼应,意在突出“大家”对“她”共同的不屑与奚落。

E .结尾处“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照应“她的行为不太正常”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比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

9 .在第(一)段中,“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这一句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分)

10 .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在电梯中重点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 6 分)

11 .结尾处 “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 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 分)

12 .小说题目为“病人”有什么深刻含义?( 4 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8. A C

9. 衬托(2分)出“她”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典雅的气质(2分)。

10. 三个场景:在电梯发出超载的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等下一趟(2分);“她”主动帮助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可是电梯内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不回应“她”的请求(2分);“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只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并被有些人称作精神病人(2分)

11. 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世俗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照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4分)

12. 对比鲜明(2分),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1分)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疗治(1分)。

【解析】

8.

试题分析:本题需在纵览全文的基础上,仔细理解和赏析。 A项主要是从侧面表现“她”的友善和耐心;C项中“坚持带病为大家服务”有误。

考点: 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段的作用。①审题目——明确考查的语段和要求;②审语段——细品语段的内容;③审关系——本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位置,与上下段落的内在联系(内容上、结构上、表现的主旨上)。本题联系上下文从承上启下情节过渡方面来概括作用即可。

考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抓住题目中“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这一关键信息,找到文中相关文字,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简要概括情节。

考点: 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试题分析: 答题的角度有:结构上的前后照应、铺垫,形象上的衬托体现,主旨上的揭示。学生要结合文章的内容来答题。 根据文中相关情节,了解作者所写的两类人“我”与“其它人”的关系,理解作者通过人物形象对比表达人的身体和精神上“有病而无病,无病而有病”这一思想。

考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题目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时,首先要知道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本题同上分析。解答时要点明作者使用的对比的写作手法,说明其表达人的身体与精神上有“病”无“病”的状况,说明其揭示主题的作用。

考点: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

看了现代文阅读(22分)病人①每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