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赢政统一全国后,设置“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武王二年 ( 公元前 309 年 ) 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赢政统一全国后,设置“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太尉一职虚有其位而无实人。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四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材料五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间 | 职位 | 基本职权 |
明中叶后 | 内阁首辅 |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 军机大臣 |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
请回答:
( 1 )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三公”的具体职责。
( 2 )据材料二,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 ? 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
( 3 )据材料三,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 ?
(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
( 5 )根据材料五,明清时期,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 6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1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太尉:主管军事 。 ( 2 )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 ( 3 )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 4 )原因:宰相权力过重( 擅专威福)
( 5 )没有。因为: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期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工具,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机构,是皇帝独裁得心应手的工具,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 6 )趋势:相权渐趋衰落,皇权日益强化。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交议政诸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 2020-05-16 …
阅读下列材料: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如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 2020-06-24 …
阅读下列材料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 2020-07-10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叶凤毛《内阁小记·自序》材料 2020-11-04 …
材料一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叶凤毛《内阁小记·自序》材料二国初设内三院外 2020-11-04 …
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叶凤毛《内阁小志·自序》 2020-11-1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 2020-11-2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 2020-11-2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19年,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 2020-11-26 …
阅读下列材料:“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