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而自人道而言,“知天命”是半世人生奔求之后,知自我人生之大限,知可为不可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9 分)

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而自人道而言,“知天命”是半世人生奔求之后,知自我人生之大限, 知可为不可为,当为不当为,因此之知,则不仅产生自我意志行为的深刻变化,而且也形成自我与世界关系的大转换。

孔子 51 岁官封鲁国中都宰,因为治理有方、成效显著,“四方皆则之”,一年后,先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至于由大司寇摄相事,以其卓绝的文经武略带来鲁国大治。孔子的人生理想不是做官,而是兴仁政。当时执政鲁国的大夫季恒子与孔子政见不合,当两人冲突达到极点时,他一方面诱使国君鲁定公接受齐国以瓦解孔子治国理念为目的而赠送的女乐,君臣沉迷其中,“三日不听朝”,另一方面恃权贬抑孔子——郊祭之日,按例应分给大夫的祭肉也不分给孔子。“克己复礼为仁”,季恒子挟鲁君所为,是完全背离孔子的仁政理想的。认清形势的孔子,于 55 岁之年弃官离鲁,为其仁政理想奔走列国,颠沛造次而不悔,返鲁时的孔子已是 70 老人了。一部《论语》,绝大部分是对孔子师徒流亡列国的言行的荟萃纪录。设想,如果孔子只知进取,不知退让,只知死守,不知转求,孔子之为圣人的使命,势必断送于他与季氏的权势倾轧中。

“五十而知天命”,是人生阅历充沛之后,对于世界的大觉悟,对于自我人生的大解放。五十以前,人生是求索奔劳的,不仅功业未成,而且智识未醇,焦心劳体,一味企求上进。为人一逾五十,不仅身心劳顿日久,而且功名成败,若未成结局,也是格局难改了。在此时节,如果能够幡然自觉,知道进退取舍,实在比奋力拼博更为重要。知天命而行,不是顺从委屈,自我放弃,而是人生在关键处的一大转换:过去是受教化规训,以外制内,现在是发现本心,以内导外。换言之,知天命而行,就是觉知现实根本制约之后,以无思无畏、无欲无求的自由心境去从心所欲,竟成自我最内在的理想追求。

五十知天命,就是知“五十无命”。“五十无命”,指对于自我五十以后的人生,外在现实的依靠尽净了,外在的束缚限制也无意义了,未来的可能不是需要于外,而是发自于内。换言之,消极地说,人生五十,其命运的可能已经完全展示,到了“无命可靠”的年岁;积极地说,“无命”是对自我拘于世俗关系的生命认知的否决,并在这个否决中开发出自我心性超限制的自由。五十以前靠命,五十以后靠心;五十以前求知,五十以后求悟。

“大器晚成”,人生一世,能否真成大器,根本就在于能否有“五十无命”的觉悟和转换。孔子等先哲的人生启迪皆在于此。

                                (选自《中华读书报》,肖鹰《五十无命》,有删节)

下列对于“五十而知天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所说的“五十而知天命”, 是人生阅历充沛之后,对于世界的大觉悟,对于自我人生的大解放。

B .五十而知天命,就是对五十岁以前的人生的否定,因为 五十以前,人生是求索奔劳的,不仅功业未成,而且智识未醇,焦心劳体,一味企求上进。

C .知天命不是顺从委屈,自我放弃,而是在人生关键处由原来的受教化规训,以外制内转换为现在的发现本心,以内导外。

D .“五十而知天命”是对于自我人生的大解放,若能知天命,不仅会使自我意志行为发生深刻变化,也可形成自我与世界关系的大转换。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孔子能由大司寇摄相事,是因为 51 岁任鲁国中都宰时治理有方、成效显著,最终孔子凭借卓绝的文经武略带来鲁国大治。

B. 当时执政鲁国的大夫季恒子恃权贬抑孔子,郊 祭时不按例分给孔子祭肉,是因为他与孔子的政见不合,想以此来排挤打击孔子。

C. 孔子的人生理想不是做官,而且兴仁政,当他明白自己的仁政理想在鲁国不能实现时,他就奔走列国,颠沛造次而不悔,返鲁时已是 70 岁的老人了。

D. 若孔子只知进取,不知退让,只知死守,不知转求,他的性命就会断送于他与季氏的权势倾轧中,也就没了后来的儒学经典《论语》。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五十以前,智识未醇,焦心劳体,一味企求上进,这个时候很难做到对世界的大彻大悟和对于自我人生的大解放,也就是还不能知天命。

B. 为人一逾五十,到了“无命可靠”的年岁,功名成败,若未成结局,也是格局难改了,这个年纪的人应该敢于放弃,勇于后退。

C. 知天命而行,主张人以无思无畏、无欲无求的自由心境去从心所欲,竟成自我最内在的理想追求,而这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抵牾的,显得消极。

  D. 孔子等先哲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大器晚成”,根本就在于能否发现本心,以内导外,有“五十无命”的觉悟和转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这种说法太过绝对,并不是对五十岁以前的人生的否定 ,而是对自我拘于世俗关系的生命认知的否决, 并在这个否决中开发出自我心性超限制的自由。

2.D 偷换概念,原文第二段中说“ 孔子之为圣人的使命,势必断送于他与季氏的权势倾轧中 ”,是“使命 ” 而不是 ” 性命 ” 。

3.C 原文第三段中说“ 知天命而行,就是觉知现实根本制约之后,以无思无畏、无欲无求的自由心境去从心所欲,竟成自我最内在的理想追求 ”,但这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并不抵牾,也不消极。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33米的绳子分成3段,要求第2段比第1段的长度的3倍多2米,第3段的长度比第1段的4倍少1米.这3  2020-05-13 …

判断:过氧化氢的构成(原子分子角度)1过氧化氢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2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  2020-05-22 …

小猴分桃子,第一个小猴将这堆桃子分成3堆,拿走了其中的一堆,第二个小猴子将剩下的平均分3堆,又拿走  2020-06-10 …

3个猴,第一只猴子把桃子分成3份,多出一个扔了,后来第二只猴把剩下分成3份,多出一个扔了,以此类推  2020-06-16 …

有口井不知有多深,现有一跟绳子,也不知道有多长.把绳子折成3折,把一端垂下井底.当绳子的下端到达井  2020-06-19 …

用9枚钉子组成3*3的方阵,用皮筋钩在3枚钉子上组成一个三角形,共组成多少个三角形?答案是76,算  2020-06-20 …

氯化氢是由什么构成1由氢气氯气组成2每个氯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3氯化氢由一个轻元素  2020-06-27 …

用9枚钉子组成3×3方阵,用橡皮筋勾在3枚钉子上,组成一个三角形,共可组成个三角形.  2020-07-10 …

有口井不知道有多深,现有一根绳子,也不知道有多长把绳子折成3折,把一端垂下井底.当绳子的下端到达井底  2020-11-04 …

把下列句子改成3个单句:由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国家馆,3万平方米的地区馆以及3千平方米的港澳台馆三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