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语段,回答问题。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 | 与“夫战,勇气也。”中“夫”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 | A. | 夫大国,难测也。 | B. |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 C. | 若夫霪雨霏霏。 | D.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 (2) | 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句中省略成分相同的一项是 | [ ] | A.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B. | 其余则熙熙而乐。 | C. |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D. | 登轼而望之。 | | (3) | “一鼓作气”,现在已成为成语,请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四个成语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 (4) | 对本文写作方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 | A. | 本文旨在表现曹刿的“远谋”,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细,而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写得非常简括,这样剪裁,使文章叙事清楚,详略得当,突出了中心思想。 | B. | 文章前后照应,如第一段“肉食者鄙”与第二段的“公将鼓之”“公将驰之”,第三段“公问其故”,互相照应,说明鲁庄公的“鄙”,反衬出曹刿的“远谋”。 | C. | 从表达方式看,第一段是记叙,第二段是描写,第三段是议论。 | D. | 文章语言极其精练,如曹刿指挥长勺战斗说的话,只有“未可”“可矣”四个字,但是却有力地反映出他的智谋。全文虽然只有二百二十多个字,但却是一篇很有价值的军事论文,是一篇简言意明的作品。 | | |
答案和解析
答案:1.D;2.C;4.C;
作业帮用户
2017-01-18
举报
阅读《安塞腰鼓》片段,完成各题。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2020-04-06 …
安塞腰鼓第二段用了()()()三个词语形容后生们擂鼓的动作,突出的是后生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 ) 2020-05-17 …
安塞腰鼓的分段 2020-05-17 …
六年级《安塞腰鼓》片段结尾一句连用了三个“多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20-05-23 …
多片湿式离台器的钢片在离合器鼓内既可作轴向移动,又可作转动。 2020-05-31 …
英语翻译卷四十四十一而假借之意何以得训诂音声相为表裹训诂明六经乃可明后儒语言文字未知而轻凭臆解以诬 2020-07-13 …
英语翻译而假借之意,何以得训诂?音声相为表裹,训诂明六经,乃可明后儒.语言文字未知,而轻凭臆解,以诬 2020-11-03 …
安塞腰鼓第七段仿写例句: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2020-11-22 …
仿写安塞腰鼓第7段这足球,使立即变得了,使立即变得了,使立即变得了仿写安塞腰鼓第7段这足球,使立即变 2020-11-22 …
仿写安塞腰鼓第七段~特别一点的 2020-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