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2题。(共9分)①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燕山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20—22 题。(共 9 分)
① 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② 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周总理读书时,提出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他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 “ 中华之崛起 ” ,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因为 “ 中华之崛起 ” 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使其陷入无聊的泥潭。
③ 眼界,也决定了读书的方法。从古至今,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 “ 死 ” 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法。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面临变革、高速发展的时代,许多人基于认识、把握社会变革的内在规律的需求,纷纷去读经济类的经典著作,从而形成一股经济书籍阅读热。可见,对世事的体察,对未来的高瞻,决定了一个人读书时会选择有效有益的方法。
④ 另外,眼界还决定了读书的效果。季羡林先生笃信 “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 ,这样的眼界使他能畅游书海,撷取书籍的智慧,最终成为学贯中西、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从书海中选择有智慧的书来读,启发自己的心灵,开辟自己的思想,从而获得最大的读书效益。
⑤ 怎样提升自身的眼界呢?应该努力扩展读书的宽度。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剧作和拜伦的诗篇;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⑥ 借助眼界,关注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才是读书的关键所在。吕思勉先生说: “ 社会科学家,他必先对现状觉得不满,然后【甲】;【甲】,然后【乙】;【乙】,然后【丙】。 ” 讲的也类似这个道理,更是读书人应该秉承的思想。
20 .阅读第 ②—④ 段,简要分析高远的眼界是如何决定读书的目的、方法和效果的。( 3 分)
21 .阅读第 ⑤ 段,简要分析这一段所用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本段的观点。( 3 分)
22 .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3 分)
① 要研究学问 ② 要求改革 ③ 要想法子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0. 高远的眼界能够使读书人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读书;结合实践读更富价值的书籍;选择有智慧的书来读,启迪心灵,拓宽思想,获得最大的读书效益。(共 3 分。共 3 点,每点 1 分)
21.
达尔文、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阅读文学作品,努力扩展读书的宽度,阅读使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眼界,所以,这几个事例能够证明本段的观点。(共 3 分。 “ 扩展读书宽度 ”1 分; “ 提升眼界 ”2 分)
22. 【甲】 ② 【乙】 ③ 【丙】 ① (共 3 分。共 3 空,每空 1 分)
东南亚是世界重要热带经济作物产地,其中泰国是世界重要的出口国,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印度尼西亚 2020-06-17 …
东南亚是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有许多热带作物是世界之最,下列搭配中正确的是()A.泰 2020-06-21 …
(16分)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从古至今,我国的对外政策走过了从繁荣开放到封闭落后,再到重 2020-07-28 …
材料三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 2020-11-14 …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对外交往对国家的发展影响重大,探讨从唐朝到清朝的对外交往史可引起我们的 2020-11-29 …
中国近现代落后世界是不是因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是由野蛮落后的少数民族统治?崖山之后无中国,元朝的统治令 2020-12-02 …
有关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亚气候高温多雨,是世界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地B.东南亚是世界重要 2020-12-03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易中天说:“我确实没什么境界,但我绝对有底线。”他认为,底线 2020-12-05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易中天说:“我确实没什么境界,但我绝对有底线。”他认为,底线比境界重要 2020-12-05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艺术大师张大千不仅使西方艺术界、学术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