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材料一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二
题目详情
材料一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
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
——李贽《藏书》 |
材料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宋)张载《张子语录》 |
材料四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
——朱熹 |
材料五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朱熹和李贽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四又反映了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五反映的思想与材料四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 (2)目的:继承和发展圣人的学说,创立人世间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社会安定的目的。思想追求:朱熹肯定了“理”的绝对性和神圣性,而实际上就是“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因此他实际上是要求人们恪守三纲五常,如此就会天下太平。 (3)程朱理学宣扬的是理在心外,而王守仁则认为“心外无理”,而程朱理学则强调“格物致知”获取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内心感悟就能回复良知,强调道德自律。 |
看了材料一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学生在称取5.3g氯化钠时,先在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片,然后将5g砝码放入左盘,移动砝 2020-06-04 …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各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 2020-06-05 …
看书,第一天看书的3/5,余下由后两天各看一半.第一天看的比以后每天看的多40页,书有多少页?列式 2020-06-07 …
1、[]梁一梦2、选一选[只填序号]①凌晨[]②拂晓[]③黎明[]④清晨[]A午夜后至天亮后B接近 2020-06-17 …
2008年11月27日,我国人民币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8个百分点由3.60%下调至2.52% 2020-06-26 …
初一数学上册第14页23题最好今天下午5点之前给我明天的话就不用了在体育课老师让同学按1至21至3 2020-07-23 …
1.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五分之三余下的由后两天各看一半.如果第一天看的页数比以后每天看得多4 2020-11-19 …
在天平两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各加入5g镁和5g铁,镁 2021-01-02 …
在天平两盘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盐酸(足量),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中各加入5g镁和5g铁 2021-01-02 …
在天平两盘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盐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中各加入5g镁和5g铁,镁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