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十娘冷笑一声道:“①为郎君画此计者,乃大英雄也。②郎君千金之资,既得恢复,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累,③发乎情,止乎礼,诚两便
鉴赏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十娘冷笑一声道:“ ①为郎君画此计者,乃大英雄也。②郎君千金之资,既得恢复,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累,③发乎情,止乎礼,诚两便之策也。 那千金在哪里?”公子收泪道:“未得恩卿之诺,金尚留彼处,未曾过手。”十娘道:“明早快快应承了他,不可错过机会。但千金重事,须得兑足交付郎君之手,妾始过舟,勿为贾竖子所欺。”时已四鼓,十娘即起身挑灯梳洗,道:“今日之妆,乃迎新送旧,非比寻常。”于是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钿绣袄,极其华艳。装束方完,天色已晓。孙富差家童到船头候信。十娘微窥公子,欣欣似有喜色,乃催公子快去回话,及早兑足银子。公子亲到孙富船中,回复依允。孙富道:“兑银易事,须得丽人妆台为信。”公子又回复了十娘,十娘即指描金文具道:“可便抬去。”孙富甚喜,即将白银一千两,送到公子船中。十娘亲自检看,足色足数,分毫无爽。乃手把船舷,以手招孙富道:“方才箱子可暂发来,内有李郎路引一纸,可检还之也。”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船头之上。十娘取钥开锁,内皆抽屉小箱。十娘叫公子抽第一层来看。只见翠羽明珰,瑶簪宝铒,充轫于中,约值数百金。十娘遽投之江中。李甲与孙富及两船之人,无不惊诧。又命公子再抽一箱,乃玉箫金管,又抽一箱,尽古玉紫金玩器,约值数千金。十娘尽投之于大江中。岸上之人,观者如堵,齐声道:“可惜可惜!”正不知什么缘故。最后又抽一箱,箱中复有一匣。开匣视之,夜明之珠,约有盈把。其他祖母绿,猫儿眼,诸般异宝,目所未睹,莫能定其价之多少。众人齐声喝采,喧声如雷。十娘又欲投之于江。李甲不觉大悔,抱持十娘痛哭,那孙富也来劝解。十娘推开公子在一边,向孙富骂道:“我与李郎备尝艰苦,不是容易到此,汝以奸淫之意,巧为谗说,一旦破人姻缘,断人恩爱,乃我之仇人,我死而有知,必当诉之神明!”又对李甲道:“妾风尘数年,私有所积,本为终身之计。自遇郎君,山盟海誓,白首不渝。前出都之际,假托众姐妹相赠,箱中蕴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归见父母,或怜妾有心,收佐中馈,得终委托,生死无憾。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今日当众目之前,开箱出视,使郎君知区区千金,未为难事。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命之不辰,风尘困瘁,甫得脱离,又遭弃捐。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于是众人聚观者,无不流涕,都唾骂李公子负心薄倖,公子又羞又苦,且悔且泣,方欲向十娘谢罪,十娘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众人急呼捞救,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可惜一个如花似玉的名姬,一旦葬于江鱼之腹。
1.在李甲说出实情后,杜十娘抱以“冷笑”,投以讥讽。分析画线句子的真正含义(3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请赏析几个细节描写(6分)
(1)杜十娘知道自己被出卖后,“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钿绣袄,极其华艳”,为什么要精心打扮自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孙富差人到船头时,“杜十娘微窥公子,欣欣似有喜色,”揣测一下杜十娘此时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细节写杜十娘亲自检看银子成色分量,此前她早已心死,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
杜十娘痛斥李甲时说道:“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杜十娘对自己爱情被践踏的无比痛苦。
B.这句话表明杜十娘认识到李甲虚弱与虚伪的本质,极为憎恨。
C.从这句话中看出,杜十娘认识到李甲非自己终生所托之人,极为失望。
D.对李甲不珍视百万珠宝,却看重一千两银子,杜十娘极为蔑视并给以讽刺。
4.杜十娘如果让李甲知道自己拥有丰厚的资财,李甲与孙富的生意还会作成吗?杜十娘为什么不这样做?(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十娘怒投百宝时,岸上“观者如堵”、“喧声如雷”,杜十娘痛斥李甲时,众人“无不流涕”,“唾骂”他的无情,杜十娘投江时,“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孙富,作者有意营造这样的氛围,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这里写杜十娘将价值万金的“百宝”投江,作用何在?如果杜十娘并没有这些“百宝”,她会怎么做?(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讽刺孙富是最为阴险恶毒的人 ②指责李甲把自己当做商品、玩物 ③揭露封建礼教的无情与虚伪。 2.(1)表面精心梳妆,内心却无限悲伤。这一细节暗示出杜十娘以死相报的决心,揭示了她要维护自己纯洁形象及人格尊严的内心世界。 (2)可以说,杜十娘到此时,对李甲还是负责的,不愿冤枉他,及至看到他的“喜色”,才彻底绝望,更坚定了死意。 (3)杜十娘不想让李甲吃亏,这是对孙富的嘲弄,也是对李甲薄情的蔑视。还有就是她可能仍不大相信“转让”一事是真的,见到这一千两“身价”,她的心彻底死了。 3.D 4.李甲如果知道杜十娘拥有这般丰厚的资财,这笔肮脏的生意就做不成了。但杜十娘没有委曲求全,她把爱情看得比金银重要,既然李甲寡情薄义,她也就心灰意冷,不再维系往日的爱情。 5.作者有意营造这样的气氛,是表明世道公心。即使在那样的一个不合理的社会,人心还是期望公平,还是同情弱者的,表现出邪不压正。同时用大场面衬托杜十娘行为的“义无返顾”和“轰轰烈烈”。 6.李甲与孙富的勾当不过是区区一千两银子,杜十娘怒投“百宝箱”的举动,恰恰表明她视金钱如粪土,突出这两个人私下交易的卑鄙无耻。即使杜十娘没有这一“百宝箱”,她也会毅然而死,不会屈从,这是最能表现她人格的自尊之处。
谁能解释一下“母之,诚彼娘之非悦!”什么意思? 2020-04-07 …
在你走向七年级之前,一定想想小学六年中最关心你,给你帮助最大的老师便是真诚的谢意.老师的手机短信在 2020-05-21 …
解释“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020-06-13 …
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求翻译! 2020-06-13 …
关于《醉花阴》有这样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 2020-06-16 …
成语.**之诚,是什么之诚? 2020-06-22 …
诚之信,信之诚作文 2020-06-22 …
本段来自《曾文正公全集》,我不太认同附录的译文.求翻译.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 2020-06-23 …
文章中提到的另一种“寻娘石”指的是谁?为什么也称之为“寻娘石”? 2020-11-11 …
诚信是立国之本、立业之本,一个健全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诚信翻译成英文 20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