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
【甲】“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乙】事物本来是复杂的,多向的,因此,应该从多种角度去考察;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探索。我们考察、审视思维客体时,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人坚持直线式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__①__有些人坚持习惯性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凡是过去存在过的,或曾被证实过的东西,就认为绝对正确,万无一失,而对现实中与传统相抵触的新事物,则往往不予承认。__②__
1.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文作者认为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第1段“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这句话中的“那样”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乙】文,解释下列概念。(30字以内)
直线式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惯性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两个事例是从【乙】文的①②处抽出来的,请将它们填回合适的位置。
A.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想到各种化肥农药。实际上,这是囿于一种旧框框。如果换个角度考虑,就会发现治虫也可以不用农药。如果我们在农作物区选择适合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性和避虫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B.比如,以前发生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思维有很大关系。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006•荔湾区二模)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A、B为酸和碱, 2020-05-13 …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则 2020-05-13 …
高中生物,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是什么意思,请解释一下下面这公式的意思,必采纳高中生物,消耗的脱氧核苷 2020-05-13 …
如图,三个物体静止在某液体中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若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则受到浮力最小的可 2020-05-13 …
神态各若的若是什么意思……神态各若的若是什么意思…若有所思的若是什么意思,神态各异的异是什么意思, 2020-06-18 …
养之成群.之的意思若毒之乎?若的意思貌若甚戚者.若的意思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若的意思恐众狙之不驯 2020-06-21 …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是A.师夷-器物-制度-思想B.器物-师夷-思想-制度C.师夷-器物 2020-07-02 …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得到甲、乙两个视野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玻片往左移,则视野中的物 2020-07-11 …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填“倒立或正立”),若晶状 2020-12-02 …
1896年李鸿章访同英国时,称赞“若培根之善格物理,若显根思皮儿(莎士比亚)之善为诗文,若施本思(斯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