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共10分。日前,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这些老人自愿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共10分。
日前,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这些老人自愿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一直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一些人认为宁剩毋缺、宁多毋少才够档次,以为一掷千金、挥霍无度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追逐奢华。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 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 安用千门万户?”司马光告诫后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亿人积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的是(4分)
A.蹿(cuàn)红 莘(shēn)莘学子 奢靡(mí) 宁(nínɡ)剩毋缺
B.蹿(cuān)红 莘(xīn)莘学子 奢靡(mǐ) 宁(nìnɡ)剩毋缺
C.蹿(cuān)红 莘(shēn)莘学子 奢靡(mí) 宁(nìnɡ)剩毋缺
D.蹿(cuàn)红 莘(xīn)莘学子 奢靡(mǐ) 宁(nínɡ)剩毋缺
2.文中划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A.一掷千金 B.一饱之需
C.厉行节约 D.积腋成裘
3.材料中的保洁员形象,作者最认同的一项是(4分)
A.自食其力者 B.传递理念者
C.追随时尚者 D.哗众取宠者
4.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4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B.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
C.《史记》也叫《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3000余年的历史。
D.《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的司马迁和他的助手等人编纂而成。
1.
分 析:
蹿:只有一个读音“cuān”,不要与“窜”混淆。“莘”易误读为“辛”。靡:作“浪费”“分散”之义时读“mí”,作“倒下”“没有”之义时读“mǐ”。宁:作“宁可”解时读“nìnɡ”,其它读“nínɡ”。
考点: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
分 析:
积——集,集腋成裘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
分 析:
根据文中信息“‘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便可得出答案。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分 析: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
考点:
识记文学常识.,层级为识记A.。
三位同学用自己的钱买书给希望小学的同学,他们同去买了3本一样的书,若用小忠的钱,差6.7元;若用小 2020-04-06 …
数学题两名同学用自己平时的零花钱积攒了120枚硬币,甲同学的硬币枚数的三分之一数学题两名同学用自己 2020-05-16 …
有关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化学课上同学们分组研究水的净化及组成(装置如图).其中一组同学用自制 2020-11-04 …
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1)化学课上同学们分组研究水的净化及组成(装置如图).其中一组同学 2020-11-04 …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化学课上同学们分组研究水的净化及组成。其中 2020-11-20 …
甲同学用自己的脉搏跳动次数做记录时间工具,测定乙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1)甲先测定自己脉搏跳动的 2020-11-22 …
甲同学用自己的脉搏跳动次数做记录时间工具,测定乙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1)甲先测定自己脉搏跳动的 2020-11-22 …
(2010•邵阳)父亲生日这天,聪聪同学用自己节省的零用钱,买了一瓶“邵阳大曲”送给父亲(如图).爱 2020-12-27 …
‘成长记录二:有段时间,我感到学习上有困难,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经常逃学,幸好同班的甜甜同学用“自尊 2021-01-13 …
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用自来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做“碱的性质”实验,结果配制几次所得的溶液都出现白色浑浊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