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
题目详情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分析意境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解题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的第12题)
春行即景(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明确: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有“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情感).
这是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这首诗写的是静景,然而静景偏于动处写:水流、花落、鸟啼,无一不是变动的景象.
李华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而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过此地,心情可想而知.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
“涧水东流复向西.”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1]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解题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的第12题)
春行即景(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明确: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有“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情感).
这是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这首诗写的是静景,然而静景偏于动处写:水流、花落、鸟啼,无一不是变动的景象.
李华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而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过此地,心情可想而知.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
“涧水东流复向西.”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1]
看了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几道中学英语题目1.,supermaketsofferusconvenince.AClearBCle 2020-03-30 …
掷骰子N次,则出现点数这和的期望值如何求? 2020-03-30 …
关于冰心诗四首的问题~《母亲》、《纸船—寄母亲》这两首诗和《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在主题表达和 2020-04-05 …
帮帮我找下LeneMarlin的sittingdownhere的中文翻译和这首歌所表达的意思好久就 2020-05-13 …
杜甫的解释(春来万里客)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这首的解释和抒发的情感这首 2020-06-09 …
仿写王维的诗《画》仿写一首这样的诗. 2020-06-09 …
唐伯虎写过一首这样的诗,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我爱秋香”,请问全诗是什么?期待回复 2020-06-11 …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断弦有谁听?这句词出自岳飞的《小重山》,奇怪的是这首词和岳飞以往的风格截然 2020-06-11 …
有一首词,大意是:“和一团泥,先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知道这首完整的词? 2020-06-17 …
一道九年级的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印度古书中有一首这们的诗:“一群猴子分两队,高高兴兴在游戏,八分之 2020-07-02 …
相关搜索: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