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万紫千红总是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

题目详情
万紫千红总是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诗歌原文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注释译文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诗词鉴赏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看了万紫千红总是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中加点的这样的名句代指什么文中句子是: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  2020-04-27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2)  2020-06-09 …

总括句是什么请摘抄《马来的雨》中的总起句、总结句、总括句、中心句总括句和中心句有区别吗?  2020-06-17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什么?  2020-06-22 …

登鹳雀楼的名句是什么?春晓的名句是什么?出塞的名句是什么?芙蓉楼送辛渐的名句是什么?别董大  2020-07-16 …

[小学]人教版一到六年级古诗中的名句.注意了:古诗中的名句的意思是一首古诗中的名句.咧:草离离原上  2020-07-28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1时新。轻易识得东风面姹紫嫣红总是春。其中的名句是甚么  2020-12-18 …

面对国际范围内蔓延的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引用了一句古语:“莫到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温总理引  2021-01-02 …

面对国际范围内蔓延的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引用了一句古语:“莫到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温总理引  2021-01-02 …

很难的语文历史题1.里有一句名句,大意是说一天没有想见,就像好几年没有想见了,以次比喻离别之苦,这一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