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求详细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称.带图最好.说明下每个状态的是什么.什么叫同源染色体之类的.
题目详情
求详细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称. 带图最好. 说明下每个状态的是什么.
什么叫同源染色体之类的.
什么叫同源染色体之类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一,减数分裂
1)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I:持续时间长
细线期(凝集期):染色质凝集为细长线状的染色体,但辨不出两条染色单体,核体积大,核仁也大.
偶线期(配对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区别于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 ,联会结果是2n条单价体变成n条二价体 .配对部位,沿两对同源染色体长轴形成一特殊结构——联会复合体(SC);合成0.3%的DNA(Z-DNA)
粗线期(重组期):持续时间长,联会的两同源染色体紧密结合,同源非姊妹染色单体发生局部交换,形成新的等位基因组合.
双线期(合成期):联会的两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 ,但尚未完全分开,连接部位称为交叉.使两条同源染色体在后期分开之前仍保持在一起.交叉结向末端移动并逐渐减少,称为交叉端化
终变期:染色体收缩到最大限度.染色体凝集为短棒状,是计数的理想时期,(但该期持续的时间较短).形成环形二价体,十字型二价体等.核仁消失,核膜开始解体,四分体较均匀分布在细胞核中.
②早中期I和中期I:核仁核膜消失,纺锤体形成,是中期Ⅰ开始的标志.二价体排列于赤道板,着丝粒朝向两极(不同于有丝分裂).二价体因着丝点位置不同和交叉的情况呈现不同形态.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在染色体微管的牵引下,向赤道面移动,至中期排列于赤道面上.
③后期I: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在染色体微管牵引下分开,向两极移动,同时发生异源染色体的重新组合
④末期I:染色体解旋,核膜和核仁重现,通过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也有的细胞形成两个子核,不进行胞质分裂.
⑵减数分裂间期:有些有一个短暂的间期,但不进行DNA的复制
⑶减数第二次分裂:也分为前、早中、中、后、末
前期Ⅱ:较短.中期Ⅱ: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上,且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的.后期Ⅱ:2条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末期Ⅱ:染色体解螺旋,核仁核膜出现.胞质分裂,完成减数分裂的过程.
二,有丝分裂
1.分裂间期
①G1期——DNA复制预备期\x0b 细胞生长体积扩大,RNA和蛋白质合成旺盛,尤其是与DNA复制有关的酶明显增加;中心粒分开、复制,线粒体、叶绿体分裂增殖,内质网扩大,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增多.
②S期――DNA复制期\x0b 与DNA合成有关的酶和组蛋白含量达到最高点.即DNA复制和组蛋白、非组蛋白等染色体蛋白的合成及新的一套染色体蛋白质与DNA包装为核小体等染色质结构.
③G2 期――有丝分裂准备期\x0b 有新的RNA和蛋白质合成,特别是微管蛋白等与M期有关的物质大量合成.
2.分裂期 (M期)
①前期:
染色质开始浓缩形成染色体.
细胞骨架解聚,纺锤体开始装配.
Golgi体、ER等细胞器解体,形成小的膜泡.
染色质不断浓集,实质上是染色质的螺旋化、折叠和包装过程.
②早中期与中期
早中期的主要特点是纺锤体的形成.
中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以振荡运动的方式呈辐射状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面).
小的染色体排列在内侧,大的在周缘,没有动粒者不能排列在赤道面上.
中期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最易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时期.
持续时间一般较长.
③后期
各个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原组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有了自己的着丝粒,形成两个独立的染色体.
两组子染色体平稳地向两极运动.
④末期
染色体平均地分到纺锤体的两极,围绕每一组染色体重组新的核膜,形成两个子间期核 .
核重组装后,染色质去螺旋化,高度分散在间期核中,RNA合成恢复,核仁重新出现.
1)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I:持续时间长
细线期(凝集期):染色质凝集为细长线状的染色体,但辨不出两条染色单体,核体积大,核仁也大.
偶线期(配对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区别于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 ,联会结果是2n条单价体变成n条二价体 .配对部位,沿两对同源染色体长轴形成一特殊结构——联会复合体(SC);合成0.3%的DNA(Z-DNA)
粗线期(重组期):持续时间长,联会的两同源染色体紧密结合,同源非姊妹染色单体发生局部交换,形成新的等位基因组合.
双线期(合成期):联会的两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 ,但尚未完全分开,连接部位称为交叉.使两条同源染色体在后期分开之前仍保持在一起.交叉结向末端移动并逐渐减少,称为交叉端化
终变期:染色体收缩到最大限度.染色体凝集为短棒状,是计数的理想时期,(但该期持续的时间较短).形成环形二价体,十字型二价体等.核仁消失,核膜开始解体,四分体较均匀分布在细胞核中.
②早中期I和中期I:核仁核膜消失,纺锤体形成,是中期Ⅰ开始的标志.二价体排列于赤道板,着丝粒朝向两极(不同于有丝分裂).二价体因着丝点位置不同和交叉的情况呈现不同形态.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在染色体微管的牵引下,向赤道面移动,至中期排列于赤道面上.
③后期I: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在染色体微管牵引下分开,向两极移动,同时发生异源染色体的重新组合
④末期I:染色体解旋,核膜和核仁重现,通过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也有的细胞形成两个子核,不进行胞质分裂.
⑵减数分裂间期:有些有一个短暂的间期,但不进行DNA的复制
⑶减数第二次分裂:也分为前、早中、中、后、末
前期Ⅱ:较短.中期Ⅱ: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上,且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的.后期Ⅱ:2条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末期Ⅱ:染色体解螺旋,核仁核膜出现.胞质分裂,完成减数分裂的过程.
二,有丝分裂
1.分裂间期
①G1期——DNA复制预备期\x0b 细胞生长体积扩大,RNA和蛋白质合成旺盛,尤其是与DNA复制有关的酶明显增加;中心粒分开、复制,线粒体、叶绿体分裂增殖,内质网扩大,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增多.
②S期――DNA复制期\x0b 与DNA合成有关的酶和组蛋白含量达到最高点.即DNA复制和组蛋白、非组蛋白等染色体蛋白的合成及新的一套染色体蛋白质与DNA包装为核小体等染色质结构.
③G2 期――有丝分裂准备期\x0b 有新的RNA和蛋白质合成,特别是微管蛋白等与M期有关的物质大量合成.
2.分裂期 (M期)
①前期:
染色质开始浓缩形成染色体.
细胞骨架解聚,纺锤体开始装配.
Golgi体、ER等细胞器解体,形成小的膜泡.
染色质不断浓集,实质上是染色质的螺旋化、折叠和包装过程.
②早中期与中期
早中期的主要特点是纺锤体的形成.
中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以振荡运动的方式呈辐射状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面).
小的染色体排列在内侧,大的在周缘,没有动粒者不能排列在赤道面上.
中期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最易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时期.
持续时间一般较长.
③后期
各个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原组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有了自己的着丝粒,形成两个独立的染色体.
两组子染色体平稳地向两极运动.
④末期
染色体平均地分到纺锤体的两极,围绕每一组染色体重组新的核膜,形成两个子间期核 .
核重组装后,染色质去螺旋化,高度分散在间期核中,RNA合成恢复,核仁重新出现.
看了求详细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已知空气中N²和O²的体积比为4:1,求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某气体对N²的相对密度为14 2020-05-14 …
标准状况下,9.8gH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8.96L,则此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物质的量各是 2020-06-27 …
物理题,急用起重机吊着20000kg的物体,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各是多少.(1)物体 2020-07-05 …
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C5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设计要求:创建抽象类、定义虚函数,运用继承,实现多态菜 2020-07-09 …
10ml某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12g'将其烘干后得32gNaCl固体.求Nacl溶10ml 2020-07-12 …
标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33.6升的质量为58克,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各为多少?同 2020-07-14 …
1、能表示出形体上下和前后方位的投影图是A、正面图B、底面图C、右侧立面图D、背立面图2、在建筑施 2020-08-01 …
下列有关浮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浮力的方向总是与重力的方向相反B.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与浸在液体 2020-11-30 …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示意图,MN和PQ是两条面的对角线,请在正方体中将MN和PQ画出来,并 2020-12-03 …
求下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或体积.(1)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40cm,求体积?(2)底面是正方形的长 2021-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