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浅谈对地震的认识①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

题目详情

                           浅谈对地震的认识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 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波指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地震按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类。按震源深浅可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 70 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 70-300 千米)、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 300 千米)。全世界 95% 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 5-20 千米上下,如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只有 10 千米,而雅安芦山地震也仅有 13 千米,它们都处在龙门山地震带上。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是巨大的。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 铁轨变形等等。地震可引发多种次生灾害:崩塌、滑坡、 地裂缝、地面塌陷、沙土液化,沿海地区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等。

地震学家都想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但迄今为止地震预测技术仍未成熟,其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很难验证研究者的思路、方法及观测结果。其二,地球具有“不可入性”,仅仅用来自地球表面的观测资料来推断地下的物理过程是十分团难的。其三,如果承认地震是地壳内的一种临界现象,那么它具有不稳定性,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这就可能导致对地震发生时刻的预测的不确定。

看来,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虽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人类可以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

13 .从说明内容角度看,本文是一篇              说明文,请简述说明顺序。( 3 分)

14 .认真体会选文第 ① 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说说它这样写有何作用。( 2 分)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15 选文第 ④ 段主要采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说明方法,说出它的作用。 2 分)

16 利用选文的知识,请你对雅安芦山“ 4.20 ”地震的发生原因与危害作简要说明 。( 3 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3. 事理说明文( 1 分),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1 分),简述: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地震(或:给地震下定义),接着依次介绍地震的相关知识:地震波、地震分类、地震灾害,最后说明地震预测技术还不成熟。( 1 分,...
看了浅谈对地震的认识①地震是地球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本质上就是?如h2和cl2反应生成hcl实质上是首先断裂?键和?键,然后...本质上就是?如h2和  2020-05-12 …

简爱读后感 老人与海读后感 要有 引议联结 的简爱读后感老人与海读后感要有 引议联结 的引,就是引  2020-05-16 …

质量就是物质的多少,也就是说物质的数量吧!书上说质量越大越重,那么虽然A的质量比B多,但是一个A物  2020-05-16 …

鸿钧老祖,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三位的关系1.洪钧老祖是后两者的师父么?2.准提就是西游记上孙悟空的师  2020-06-09 …

硫化镉晶体(cds)是一种光敏材料被光照射时电阻很小无光照射时阻值较大如图(图是电磁继电器,低压控  2020-06-26 …

人的本质就是动物吗?……那先不扯其它,人的本质就是为了生存、繁衍、传养下一代,过物质生活吗?或许本质  2020-11-08 …

奥运圣火的传递,实质上就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可以说,奥运圣火是促进世界和平的引子——只有  2020-11-11 …

近日来,“一纸承诺7年不褪色,80后医学博士生捐造血干细胞”的新闻标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其中网友观点  2020-11-28 …

空间向量将原点设在地球中心,在地球的引力场中,一个位于地球之外点P(x,y,z)处且质量为m的质点所  2020-12-01 …

人与人之间本质上就是利害关系,就是算计关系.不得已而为之的需要防范人的行为动机.怎么才能从本质上人与  2020-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