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有关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的报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1851年伦敦世博会,组委会非常希望中国参加世博会,但是中国置之不理。英国当时
阅读下列有关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的报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1851年伦敦世博会,组委会非常希望中国参加世博会,但是中国置之不理。英国当时想,中国不参加,中国商家也可以代表中国参加。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托运往英国终于质压群芳,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材料2:实业家周志俊参加了1933年的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天天清早起来一直看一直走,整整7天,等到闭馆才回来,连吃午饭都是在世博会里。然后写了一篇《芝博琐言》,有1.2万多字,重点讲述了展出飞机、汽车等先进工业产物的科学馆,其中他有一个先进理念值得学习,就是我们不能只展示传统的与时代脱节的东西。”
材料3: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和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是以政府名义举办的两次类似于世博会的大型展览会,可以视为中国在上世纪初的两次世博“预演”,进一步佐证了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力和中国对世博会的参与热情……
材料4: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界博览会盛大举行。世博会上写满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遗憾与悲壮,而今天,中国再一次实现华丽的转身。
(1)阅读材料1,举例说明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英国可能给伦敦博览会带来哪些最新技术成果?指出当时世界市场的进程。
(2)材料2中周志俊认为“我们不能只展示传统的与时代脱节的东西”,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3)材料3中1929年以政府名义举办的大型展览会有哪些有利条件?
(4)四则材料反映中国与世博会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你有什么启示?
(1)技术成果:蒸汽机、纺纱机、蒸汽机车。进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基本建立)。
(2)赞同;世博会是各国最新科技、产品的展示和交流,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优势。中国的传统奇珍异宝和土特产无法体现世博会的主流。
不赞同:世博会是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文化习俗的展示,而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科技落后,展示传统和文化习俗成果就是最好的表现。
(3)有利条件:经济: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4)历程:政府置之不理(或民间自行组织参展)——政府“预演”——盛大开幕。启示:世博会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各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并获得进步;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的曲折过程;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结合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得出结论;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第(3)问要调动所学知识作答,注意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解答第(4)问时注意综合前三题的结论理解归纳,并结合举办世博会的重要意义谈谈给自己的启示。
求与世博有关的意大利语词汇和句子1,告诉我世博会各大场馆(尤其是意大利馆)的简单介绍2,有关201 2020-04-26 …
自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以来,各级政协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对世博的关注和支持。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和三次 2020-07-11 …
自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以来,各级政协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对世博的关注和支持。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和三次 2020-07-16 …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万众瞩目中如期举行,某校九年级(2)班以“喜看上海世博畅想宿迁园博”为主题召开 2020-11-05 …
翻阅世博会的历史,我们发现,创新从来都是世博会最永恒的主题。1851年伦敦首届世博会,有10万余件展 2020-11-24 …
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 2020-12-24 …
世博会的主题既体现了全球的共同兴趣,也涉及市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最关注的领域。(13分)材料一193 2021-01-16 …
世博会的主题既体现了全球的共同兴趣,也涉及市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最关注的领域。材料一:1933年美国 2021-01-16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上海世博会游园人数超过7300万, 2021-01-19 …
关于历史的一些小问题.①1851年伦敦举办了世博会、请问、英国能够开办世博会的根本原因.(不要太长,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