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先来看进口商品,早期占最大比重的鸦片,到1914年已为数不多,且日益衰落。棉纱和棉布仍是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数量大增,尤以棉纱增长为速,但在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先来看进口商品,早期占最大比重的鸦片,到1914年已为数不多,且日益衰落。棉纱和棉布仍是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数量大增,尤以棉纱增长为速,但在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已降低,煤油是这期间增长最快的进口商品,由1894年的近7,000万加仑增至1914年的2.25亿加仑,连同汽油,值3,464万海关两,约占进口总值的6%.钢铁、机械、铁路材料;交通工具的进口量在这时期都大量增长。虽然这四项加起来在 1914年的进口值只有3,362万海关两,占进口总值的5.9%,还抵不上煤油,但是与甲午前相比,已经是值得欣喜的迹象了,如果只强调它的小比例,难免不是割断历史。
--摘自《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
材料二 我国改革开放前推行的是一种极端内向的、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其基本点就是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它呈现出的贸易保护的特征有:政府通过关税以及对外汇、进出口的统一管理,或融管理与经营于一体,或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来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以保护国内工业生产,扶持国内工业体系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这种进口替代战略不是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进程,而是越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直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机械加工工业。在这一时期,为建立国家工业体系的需要,我国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从苏联、东欧国家换回机器和成套设备,建立起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中心、密切联系国防工业的体系。同时也建立了一些一般消费品工业,实现了早期的初级工业化。到了60年代,由于大搞三线建设,由此兴建了一些三线工业并进一步加大了以国防工业为主导的机械加工工业。70-80年代初,由于引进项目的增多,进口替代型工业建设速度也加快了,一些基础原材料如化纤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摘自伍先斌《中国贸易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中国进口商品的比重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进口替代贸易战略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一 我们先来看进口商品,早期占最大比重的鸦片,到1914年已为数不多,且日益衰落。棉纱和棉布仍是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数量大增,尤以棉纱增长为速,但在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已降低,煤油是这期间增长最快的进口商品,由1894年的近7,000万加仑增至1914年的2.25亿加仑,连同汽油,值3,464万海关两,约占进口总值的6%.钢铁、机械、铁路材料;交通工具的进口量在这时期都大量增长。虽然这四项加起来在 1914年的进口值只有3,362万海关两,占进口总值的5.9%,还抵不上煤油,但是与甲午前相比,已经是值得欣喜的迹象了,如果只强调它的小比例,难免不是割断历史。
--摘自《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
材料二 我国改革开放前推行的是一种极端内向的、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其基本点就是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它呈现出的贸易保护的特征有:政府通过关税以及对外汇、进出口的统一管理,或融管理与经营于一体,或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来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以保护国内工业生产,扶持国内工业体系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这种进口替代战略不是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进程,而是越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直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机械加工工业。在这一时期,为建立国家工业体系的需要,我国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从苏联、东欧国家换回机器和成套设备,建立起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中心、密切联系国防工业的体系。同时也建立了一些一般消费品工业,实现了早期的初级工业化。到了60年代,由于大搞三线建设,由此兴建了一些三线工业并进一步加大了以国防工业为主导的机械加工工业。70-80年代初,由于引进项目的增多,进口替代型工业建设速度也加快了,一些基础原材料如化纤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摘自伍先斌《中国贸易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中国进口商品的比重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进口替代贸易战略的原因及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一“我们先来看进口商品,早期占最大比重的鸦片,到1914年已为数不多,且日益衰落.棉纱和棉布仍是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数量大增,尤以棉纱增长为速,但在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已降低”可以得出鸦片、棉纺织品进口比重逐步下降;依据材料一“煤油是这期间增长最快的进口商品”可以得出煤油等工业原料进口比重不断上升;依据材料一“钢铁、机械、铁路材料;交通工具的进口量在这时期都大量增长”可以得出重工业品及交通工具进口比重上升.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1840-1931,联系近代代中国的国际国内状况加以回答即可得出原因:①近代中国逐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西方国家对华商品及资本输出;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④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⑤国内交通的发展.⑥中国近代重工业基础薄弱.
(2)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局势即资本主义的敌视封锁包围,所以提出了自力更生的口号,大力发展进口替代性企业;依据材料二“20世纪50年,为建立国家工业体系的需要”可以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发展国防工业;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传统自然经济意识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等.第二小问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和第一问内容可以得出,发展进口替代型企业,有利于打破外部的经济封锁、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同时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了农轻重比例失调,同时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利于本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故答案为:
(1)变化:①鸦片、棉纺织品进口比重逐步下降.②煤油等工业原料进口比重不断上升.③重工业品及交通工具进口比重上升.
原因:①近代中国逐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西方国家对华商品及资本输出;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④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⑤国内交通的发展;⑥中国近代重工业基础薄弱.
(2)原因:外因:西方国家及后来的苏联、东欧国家的封锁.
原因:①工业(经济)基础薄弱;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发展国防工业;③传统自然经济意识的影响;④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影响:①打破外部的经济封锁、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②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③不利于本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局势即资本主义的敌视封锁包围,所以提出了自力更生的口号,大力发展进口替代性企业;依据材料二“20世纪50年,为建立国家工业体系的需要”可以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发展国防工业;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传统自然经济意识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等.第二小问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和第一问内容可以得出,发展进口替代型企业,有利于打破外部的经济封锁、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同时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了农轻重比例失调,同时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利于本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故答案为:
(1)变化:①鸦片、棉纺织品进口比重逐步下降.②煤油等工业原料进口比重不断上升.③重工业品及交通工具进口比重上升.
原因:①近代中国逐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西方国家对华商品及资本输出;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④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⑤国内交通的发展;⑥中国近代重工业基础薄弱.
(2)原因:外因:西方国家及后来的苏联、东欧国家的封锁.
原因:①工业(经济)基础薄弱;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发展国防工业;③传统自然经济意识的影响;④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影响:①打破外部的经济封锁、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②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③不利于本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看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妈去超市买了几盒相同的食品,每盒食品的价钱是整元数(大于且小于10元),她付了50元,找回6元.你 2020-05-13 …
某种产品的形状是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16厘米,6厘米,3厘米,请为厂家设计设计一种包装纸, 2020-06-04 …
某种产品的形状是长方体,它的长,宽,别是16厘米,6厘米,3厘米,请为厂家设计一种包装纸,使每箱能 2020-06-04 …
27.设一批产品中有95%的合格品,且在合格品中一等品的占有率为60%.求:(1)从该批产品中任取 2020-07-15 …
有甲乙两种商品,经营这两种商品所得的利润依次为M万元和N万元,它们与投入资金x万元的关系可由经验公 2020-08-02 …
一箱产品共10件,其中有7件正品,和3件次品,任意抽取两件,每次抽取一件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第次抽 2020-11-24 …
材料一: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我国 2020-12-06 …
某产品的次品率为0.1,检验员每天抽检10次,每次随机抽取3件产品,且不存在误检现象,设产品是否为次 2020-12-10 …
试用①KMnO4;②CaCO3;③Na2CO3;④NaCl;⑤Ca(OH)2填写下列空白:(1)用来 2020-12-14 …
素材1:造一三角形支架如图;素材2:为了广告牌稳固,要求AC的长度越短越好;素材3:要求三角形支架中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