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分)历史研究过程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推导出合理的历史结论。以下是一些史料的整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1年11月20日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

题目详情

(20分)历史研究过程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推导出合理的历史结论。以下是一些史料的整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1月20日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清政府控制下)的《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民众参与程度超过了《大公报》预想,因此增加了获奖名额,获奖结果统计如下:

类别

主张君主立宪

主张民主立宪

未表明态度

篇数

11

2

3

材料二 2006年,俄罗斯的尤里一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作了调查,统计如下:

态度

持相应人态度的人数比例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0%

是一场灾祸

16%

其他

14%

材料三 1949—1960年中国人口变化的相关数据

年份

人口增长率及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

1949

16‰

20‰

1958

17.24‰

11.98‰

1960

负增长

25.43‰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哪些合理的历史结论?(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基本态度。(1分)结合1917—1991年苏联的史实,分析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49-1960年中国的人口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5分)

(4)根据材料及上述问题,你认为在历史研究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大公报》进行君主立宪问题的征文,说明清政府的控制放松了;民众参与程度比较高,说明参与政治的积极性高;获奖作品多为主张君主立宪的文章说明《大公报》倾向君主立宪政治;革命时期人们的政治主张有多样化倾向。(2分,答出两点即可)(2)持肯定态度的明显高于持否定态度的,整体看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是基本肯定的。(1分)肯定因素:十月革命后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工业化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俄罗斯民众的大国心理。 否定因素:未能注重经济比例协调发展;政治上高度集权,民主程度不高;斯大林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弊端,导致苏联的解体。(6分,答出三点即可,以肯定的因素为主。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变化:1949—1958年,自然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2分,只写出其中一个信息给1分)原因:新中国成立,结束了社会动乱局面,政局稳定;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3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变化:1958—1960年,自然增长率下降,死亡率上升。(2分,只写出其中一个信息给1分)原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出现,使经济遭到破坏。(2分)(4)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论从史出,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史料的收集。(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分 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分析与掌握。回答时要结合材料“1911年11月20日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清政府控制下)的《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民众参与程度超过了《大公报》预想”及表格中的各种主张的比例分析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认识与理解。回答时要注意调查的时间“2006年”,这时苏联已解体五年,同时要根据材料所提供的调查数据“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占30%...是一场灾祸占16%”概括出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基本态度。回答原因要结合苏联在1917—1991年间所取得成就: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卫国战争的胜利、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以及存在的问题如未能注重经济比例协调发展、民主程度不高等史实进行中分析解答。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后中国人口变化及原因的分析掌握。回答是要根据材料三中的数据变化归纳中国人口在这一时期的变化趋势。回答原因要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局势、经济发展、医疗卫生的发展、自然因素等方面归纳总结。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研究一般方法的认识与理解。一般情况下,进行历史研究要根据史料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通常需要做到:史料的收集和整理、论从史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史料的收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考点:
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西学东渐?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 “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看了(20分)历史研究过程注重史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00个和尚100个馒头,第1个和尚拿走了全部馒头的1/2,第2个和尚拿走了余下馒头的1/3,1/  2020-05-21 …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B  2020-05-21 …

材料申不害是郑国京邑人,周显王十八年(前351年)任韩昭侯相。在他任韩相前,韩国的政局混乱,晋的旧  2020-06-21 …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  2020-07-28 …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  2020-07-28 …

1900~1901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  2020-07-28 …

1.命题“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的逆命题为?2.如果我们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视为原命题  2020-08-01 …

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共和革命作为革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它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  2020-11-20 …

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共和革命作为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他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  2020-12-02 …

孙中山在遗嘱中着重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此对辛亥革命理解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并没有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