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年3月17日,大型历史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如约在央视一套与观众见面。《赵氏孤儿》剧情叙述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
材料一: 2013 年 3 月 17 日 , 大型历史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如约在央视一套与观众见面。 《赵氏孤儿》剧情 叙述春秋时期晋国贵族 赵氏 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 赵武 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纪君祥从 《左传》 、 《国语》 、 《史记》 等史籍取材 并据历代流传的程婴保存赵孤的故事 进行加工创造,结合当时社会现状,写成了这部壮烈的悲剧。作者肯定为正义而牺牲和向邪恶复仇的精神,与元亡宋后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因而引起的普遍存在的反元复宋的思想情绪相连接。在邪恶势力黑云压城、风雨如磐的黑暗年代,呼唤正义,讴歌为正义而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并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应该是此剧广受欢迎、流传久远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这部悲剧虽然对立的双方在冲突中遭到毁灭,正义得以伸张,但和 黑格尔 的悲剧观是迥然有别的。黑格尔认为悲剧人物的毁灭都是罪有应得,在不断地冲突后毁灭是“永恒正义”的胜利,因此,冲突过程的解决必然是和解。而中国悲剧《赵氏孤儿》是正义力量经过反复斗争,最终战胜了邪恶势力,正义的胜利不是和解,中国悲剧精神就表现在这种前赴后继的斗争中。残暴狠毒与冒死赴义牺牲精神构成了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显示了全剧惨烈悲壮的基调。结局则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的传统观念。
材料三:冒着炊烟的厨房边,扎小辫的女孩高兴地说:“我有午饭吃了”……一幅湘西农村小学生的画,被制作成公益广告,感动了很多人。孩子们对午餐的热盼,折射“光盘行动”的现实意义。“光盘行动”,是倡导,也是警醒。“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道理虽简,但每年我们还是有 2000 多亿的餐桌浪费,倒掉了 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其中,有“眼大口小”的生活习惯影响,更有“死要面子”的观念意识作祟。“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饭桌上的中国”,健康、理性的饮食文明,却还亟待形成。
材料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然而,近年频频爆出的关于“扶不起”(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种种负面新闻 人们开始怀疑我们这个社会是否正遭遇“道德寒冬”。一个道德和信任均缺失的民族无疑是一个悲哀的民族。如此发展下去,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就会遗失,道德就会沦丧,必将毁国殃民,泱泱大国就这样被自己慢慢地“倾覆”掉。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分析《赵氏孤儿》创作的基本依据?
(2) 材料二是如何体现矛盾相关知识的?
(3) 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法知识为当代大学生厉行节俭习惯提两点方法论建议。
( 4 )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生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知识,简评“避免大国倾覆,就要实现道德的觉醒,就是要存礼教而保国魂”的观点。
阅读材料:材料一公元前513年,晋国铸造铁鼎,并在鼎上铸上范宣子所制定的“刑书”,公之于众,这件事 2020-04-07 …
1.《史记·晋世家》记载:“(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 2020-05-17 …
搭笼护岸随水冲而达预定位置,如此由( )排列成笼坡。A.上游而下游B.下游而上游C.左岸而右岸D.右 2020-05-28 …
英语翻译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 2020-06-19 …
晋文公伐曹翻译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於卫,卫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卫.正月,取五鹿.二月 2020-06-21 …
文言阅读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 2020-06-30 …
三国归晋,晋国持续了多少年晋过持续了多少年.东晋西晋是怎么形成? 2020-07-12 …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而晋鲁两国不可通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晋是 2020-07-16 …
《史记·晋世家》记载:“(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 2020-11-14 …
公元前403年,晋国的赵、魏、韩三家大夫废晋静公,将晋公室的土地全部瓜分。公元前376年,周王室正式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