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安于途中(1)从起点到终点,其间的距离就是途中。(2)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南飞到北,又从北

题目详情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安于途中

  (1)从起点到终点,其间的距离就是途中。

  (2)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就像泉水,总是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就像花草,总是从春长到夏,又从夏长到秋。

  (3)自从离开起点以后,生命就总是在途中,在时间与空间的途中。而且不管情愿与不情愿,总是日渐靠近某个可知和未可知的终点。

  (4)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总有日落,有起点当有终点,这很自然。每一个具体的生命也都难逃此劫。

  (5)但对一些具体的生命而言,似乎出发就是为了抵达,似乎付出就有结果,于是必经的过程成了漫长的等待,总是在途中成了生命最大的煎熬和无奈。

  (6)然而抵达真的那么重要吗?终点就那么美好吗?等待或许会是一种煎熬,然而生命总是在途中就真的只有无奈吗?

  (7)水气抵达天空或许就成了彩虹,蛹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就成了蝴蝶。但并不是所有的抵达和终点都具有终极辉煌。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生命的终点是死亡。

  (8)即使水气是因为对天空的抵达而成为彩虹,即使蛹是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成为蝴蝶,他们也是分别经历了一定的转化和蜕变过程,才各自化水为虹和化蛹为蝶的。是过程成就了他们最终的美。

  (9)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体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过程即生命。

  (10)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确实就是一个过程的完整体现,或者说是无数生活细节的集结。而终点不过是生命的界限,主要用于寓示生命体的完结。它有可能构成生命的升华,却绝不会是生命的目的。

  (11)但是生活,我们往往是在度过,而将最美好的愿望寄予终极。仿佛最美好的风景只有彼岸,而此岸只是一种过渡,是一段抵达某处的旅途。因而我们对于此处往往忽视,并总习惯于生活在别处。

  (12)每一个至美的终极愿望当然都必须受到肯定, 但是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 活着,也不能只是追求刹那的辉煌和完成某种使命,或是为了去到某一个地方而赶一段路程。如果生是为了死,就像花朵是为了要谢才盛开,这样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还有多大?

  (13)生命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每一个高品质的生命,或者有高品质愿望的生命, 有可能都必须首先做到安于途中

  (14)因为生活并不是总在别处,生命也只有在生命的途中才成其为生命。就像候鸟,只有不停地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才构成其一生的迁徙;就像泉水,不断地从溪流到河,又从河流入海,才能体现其自身的运动。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泉水,并不是非要到达什么地方才算完成使命;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

  (15)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迁徙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泉水,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

  (16)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是那样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他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精彩的人生。这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每一个安于途中的生命都将尽享人生。

(1)

根据文意写出“途中”的含义。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为什么?

答:“途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第12段中作者说:“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请回答“这些”指的是什么?简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这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何理解标题“安于途中”?作者为何说每一个生命首先要做到“安于途中”?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生命带给人们很多启示,每个人的感悟不尽相同。有人追求结局的辉煌,有人关注过程的完满。本文作者坚决反对追求“终极愿望”,主张“过程即生命”。

B.

作者认为,由于人们坚信“付出就有结果”,一味追求结局的辉煌,从而使生命的必经的过程成为人生“最大的煎熬和无奈”。

C.

本文作者善用类比的方法,浅显明了地阐发道理。如在第8段,作者用“化水为虹”和“化蛹为蝶”,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过程成就”“最终的美”的道理。

D.

文章中运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语言自然流畅,韵律和谐,具有一种流动的美感。

E.

从文章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注重过程,“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终极目标的旷达和名利追求的淡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4.AE;解析:(1)   (含义)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因为人自生下来,总是在日渐靠近某个可知和未可知的终点。 (2)   指的是追求终极愿望。   因为作者认为,人活着并不是为了刻意靠近终...
看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安于途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国从东到西最长距离约为多少干米?从北到南最长距离约为多少千米?`长江全长约为多少千米!长城全长我  2020-06-02 …

安于途中非常急!1)从起点到终点,其距离就是途中.(2)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南飞到  2020-06-10 …

安于途中短文阅读答案(1)从起点到终点,其距离就是途中.(2)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  2020-06-10 …

物理题: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  2020-07-18 …

3年前,周浩从北大生命学院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这位男生从北大退学转读技校后,也取得了不小的  2020-11-0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安于途中从起点到终点,其间的距离就是途中。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  2020-12-17 …

阅读下文,完成1~4题。安于途中①从起点到终点,其距离就在途中。②感觉生命总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  2020-12-17 …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章安于途中①从起点到终点,其间的距离就是途中。②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  2020-12-17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安于途中(1)从起点到终点,其间的距离就是途中。(2)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  2020-12-17 …

阅读下文,完成1~4题。安于途中①从起点到终点,其距离就在途中。②感觉生命总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