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神奇的海底世界大洋中脊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洋,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海底山系。大洋中脊的脊部通常高出两侧洋底1―3公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神奇的海底世界
大洋中脊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洋,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海底山系。大洋中脊的脊部通常高出两侧洋底1―3公里,脊顶水深大多为2―3公里,少数山峰露出海面形成岛屿,著名的冰岛就是其中之一。大洋中脊是地壳活动最频繁的地带,经常发生火山活动和地震;大洋中脊是洋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熔融的岩浆沿着脊轴不断上升,凝固成新的洋壳,并以每年1―5厘米的速度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大洋中脊也是多少亿年来地球内部能量向外释放的通道,是地球深部通向表层系统的窗口。众所周知,海洋中越到深处海水的密度越大,因此,海水的温度也总是越往下越低。但是,1977年,美国的一艘深潜器在东太平洋下潜时,却吃惊地发现水温越来越高!原来,这里的大洋中脊在温度高于300℃且富含硫化物的热液如“黑烟”般地在喷出。这些高温热液冷却后形成一个个“黑烟囱”耸立在海底。这些“黑烟囱”一天可以长30厘米;但长得快、倒得也快。这可真使人大开了眼界:原来海底是“漏”的!
科学家发现,当海水“漏”到海底以下2000―3000米,并和那里的岩浆相互作用,形成富含硫化物的黑色热液,再从海底喷出时便成了“黑烟囱”。更为有趣的是,在如此“暗无天日”的“水深火热”之中,竟然存在着以热液区中的硫细菌为基础,以管状蠕虫为代表的生物群,构成了深海中的“黑暗食物链”。与我们司空见惯的依靠植物光合作用生存的陆地生物不同,它们依靠地热的支持,通过化学合成生产有机质,而且生长神速;一无口腔、二无肛门,全靠一肚子共生硫细菌提供营养的管状蠕虫可长达3米。科学家还发现,海底分布着一种叫“可燃冰”的奇怪的矿物,它是将甲烷分子锁在冰的品格里形成的。当温度低于7℃压力大天50个大气压时,它能保持稳定;但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力减小,它就会融化并释出164倍体积的甲烷。专家估计,全球“可燃冰”中的碳,可能相当于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在内的所有矿物燃料所含碳的总和。它无疑是21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当“可燃冰”中的甲烧缓慢释出时,这出口就成为海底的“冷泉”,并在其周围圆形成碳酸盐结壳;产生又一不依靠光合作用的“冷泉生物群”,形成了和热液口一样的“黑暗食物链”。
其实,不论是热液还是冷泉,不论是海底矿物还是海底生物群的形成,其基础都是微生物的活动。处在“黑暗食物链”底层的,是利用地热进行化学合成的硫细菌。然而,更多的微生物实际上生活在海底之下的岩层中,构成所谓的“深部生物圈”。这些原核生物个体极为细小,数量却极其庞大。专家估计,它们约占全球微生物总量的2/3。它们早已埋在地下,有的已是“高寿数百万岁”的“老寿星”。面对“水深火热”的环境,它们在暗无天日的岩石缝隙中长期“休眠”。但只要一有岩浆活动给它们带来热量与挥发物,它们就立刻充满活力,甚至从热液口喷出,形成“雪花”奇观。
6.下列各项有关“大洋中脊”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海底山系,它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
世界大洋。
B.大洋中脊的脊部比两侧洋底高1―3公里,大洋中的岛屿就是大洋中脊的脊顶露出海面形成的。
C.大洋中脊是洋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也一直是地球内部能量向外释放
的通道和地球深部通向表层系统的窗口。
D.地壳深处熔融的岩浆就是沿着大洋中脊的脊轴不断上升,在上升的过程冷却凝固成
新的洋壳,并以每年1―5厘米的速度不断向中脊的两侧扩张。
7.下列各项对“可燃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可燃冰”是一种将甲烷分子锁在冰的品格里形成的奇怪的矿物,它广泛分布于世
界各大洋洋底。
B.当温度低于7℃、压力大于50个大气压时,“可燃冰”能保持稳定;但一旦温度降
低,压力减小,它就会释放出164倍体积的甲烷。
C.专家估计,全球“可燃冰”中的碳,可能相当于人类正在开采利用的石油、天然气
和煤这些燃料所含碳的总和。
D.“可燃冰”是21世纪潜在的新能源,给日益面临着能源危机的人类留下了巨大的想
象空间。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渗透到海底以下2000―3000米的海水同那里的炽热的岩浆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个耸立的“黑烟囱”,喷出温度高于300℃且富含硫化物的黑色热液。
B.在“暗无天日”又“水深火热”的大洋深处,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有两种生物一直很活跃,即以热液区中的硫细菌和管状蠕虫构成的“黑暗食物链”。
C.“深部生物圈”是由生活在海底之下的岩层中的个体极为细小,数量却极其庞大的原核生物构成的。它们约占全球微生物总量的2/3。
D.当“可燃冰”中的甲烷缓慢释出时,出口就成为海底的“冷泉”,在其周周也形成了不依靠光合作用的“冷泉生物群”,但因为不是在热液区,所以形成这一生物群的基础不是微生物的活动。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世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未来的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很可能存在对海底资源开发的激烈竞争。
B.陆地生物是直接或间接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存,海底生物都不依靠光合作用,仅是依靠地热进行化学合成生产有机质生存。
C.原核生物个体在海底之下的岩层中“休眠”主要是与岩浆活动有关,一有岩浆活动,它们就充满活力。
D.作为21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展示出美好的前景,但我们还是应该节约与开发并举,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烦死了,搜狗拼音输入法不能连着打一整句,只能两个字两个字的词语来选,或者说是俗语和常用三字词以前是 2020-05-17 …
关于语文的常识文章里,描写分别只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吗?那"对比描写"是属于侧面描写还 2020-06-08 …
三维看见的一个分段曲面,一部分是C1连续的,另一部分是常值函数,该曲面整体是C0连续的,问怎么实现 2020-06-15 …
盼盼防盗门锁:外侧不能上锁,钥匙向锁门方向拧不动,内侧正常,用钥匙可锁上打开所有锁点;怎么办?内侧 2020-06-21 …
生长点,植物学上通常称为分生区,又称生长锥或顶端分生组织,此处细胞分裂活动旺盛.叶芽的生长点的作用 2020-07-08 …
牙医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因看不见牙齿的内侧,常把一个带有细长柄的小圆镜放入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 2020-07-29 …
下列对鱼的侧线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B.是鱼的感觉器官C.如果毁坏了侧线,鱼 2020-11-27 …
急:指出几种常见永磁体磁场磁感线分布A条形磁体,B蹄形磁体,C两个条形磁体,左边的条形磁体右侧为N极 2020-12-22 …
下列有关动物两侧对称体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但分不出背腹B.前端运动器官 2020-12-25 …
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提出侧重“冲绝网罗”,抨击“纲常礼教”。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知识分子也对“纲常礼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