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越受鼓励)。--《韩非子》(1)根据材料,概括韩非子关于选拔官吏的观点。结合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越受鼓励)。
--《韩非子》
(1)根据材料,概括韩非子关于选拔官吏的观点。结合所学,从人才选拔角度分析这种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所谓的行省,就是“行中书省”,属于中央政府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本来,“省”的称谓是宫禁的意思,当年设置三省,本是君权集中的体现,但是隋唐以后,省的设置脱离了原本宫廷附属机关的本意,变成纯粹的行政机构。到了金元,又进一步演变成了地方建制的代称。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2)根据材料,概括“省”演变的过程。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越受鼓励)。
--《韩非子》
(1)根据材料,概括韩非子关于选拔官吏的观点。结合所学,从人才选拔角度分析这种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所谓的行省,就是“行中书省”,属于中央政府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本来,“省”的称谓是宫禁的意思,当年设置三省,本是君权集中的体现,但是隋唐以后,省的设置脱离了原本宫廷附属机关的本意,变成纯粹的行政机构。到了金元,又进一步演变成了地方建制的代称。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2)根据材料,概括“省”演变的过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材料“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即可概括韩非子关于选拔官吏的观点主要有两方面.结合韩非子提出该思想主张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即可分析出这种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属于中央政府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本来,“省”的称谓是宫禁的意思…隋唐以后,省的设置脱离了原本宫廷附属机关的本意,变成纯粹的行政机构…又进一步演变成了地方建制的代称.”,即可概括“省”的演变的过程.
故答案为:
(1)观点:国君应该从基层选拔官吏;根据功劳来决定官员的爵位.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世卿世禄制难以满足统治者选拔人才的需要;士阶层崛起,成为可供各国统治者选用的人才.
(2)过程:从宫廷附属机关演变为中央行政机构;从中央行政机构演变为地方建制.
(2)根据材料“属于中央政府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本来,“省”的称谓是宫禁的意思…隋唐以后,省的设置脱离了原本宫廷附属机关的本意,变成纯粹的行政机构…又进一步演变成了地方建制的代称.”,即可概括“省”的演变的过程.
故答案为:
(1)观点:国君应该从基层选拔官吏;根据功劳来决定官员的爵位.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世卿世禄制难以满足统治者选拔人才的需要;士阶层崛起,成为可供各国统治者选用的人才.
(2)过程:从宫廷附属机关演变为中央行政机构;从中央行政机构演变为地方建制.
看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故明主之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劝读书的人要勤动笔头的警句 2020-06-16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 2020-06-16 …
《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 2020-07-28 …
班固在《汉书•儒林传》中写道:“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 2020-07-28 …
据《汉书•儒林传》,“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 2020-07-29 …
一道语文题,拒绝复制①“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这是一句鼓励年轻人开拓自己未来的劝读名言.实际上,一个国 2020-11-03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 2020-12-1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越受鼓 2020-12-17 …
求名言警句诗句.励志类战争类写莲的珍惜时间规劝读书(要那种好背的,短的,或者很出名的) 2021-02-01 …
求名言警句诗句.励志类战争类写莲的珍惜时间规劝读书(要那种好背的,短的,或者很出名的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