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浅谈对地震的认识①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
题目详情
| 浅谈对地震的认识 ①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②地震波指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③地震按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类。按震源深浅可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 千米)。全世界 9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 5-20千米上下,如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只有 10 千米,而雅安芦山地震也仅有13千米,它们都处在龙门山地震带上。 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是巨大的。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地震可引发多种次生灾害:崩塌、滑坡、 地裂缝、地面塌陷、沙土液化,沿海地区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等。 ⑤地震学家都想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但迄今为止地震预测技术仍未成熟,其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很难验证研究者的思路、方法及观测结果。其二,地球具有“不可入性”,仅仅用来自地球表面的观测资料来推断地下的物理过程是十分团难的。其三,如果承认地震是地壳内的一种临界现象,那么它具有不稳定性,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这就可能导致对地震发生时刻的预测的不确定。 ⑥看来,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虽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人类可以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 小题1:从说明内容角度看,本文是一篇 说明文,请简述说明顺序。(3分) 小题2:认真体会选文第①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说说它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 小题3:选文第④段主要采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说明方法,说出它的作用。(2分) 小题4:利用选文的知识,请你对雅安芦山“4.20”地震的发生原因与危害作简要说明。(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小题1:事理说明文(1分),说明顺序:逻辑顺序(1分),简述: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地震(或:给地震下定义),接着依次介绍地震的相关知识:地震波、地震分类、地震灾害,最后说明地震预测技术还不成熟。(1分,意近即可。) 小题2: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把地震现象比作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形象直观地说明了地震的发生很平常。(1分) 小题3:说明方法:分类别、列数字(据)、举例子 三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分类别: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类,按震源又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使人们对地震种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列数字(据)作用:列举了确数,如70、3000、5、20等,还列举了百分数,如95%,使人们对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有一个直观的区分度。 举例子作用:举汶川、雅安地震的例子,说明浅源地震占多数。 小题4:雅安芦山“4.20”地震,在处在龙门山地震带上,震源深度只有13千米,属于浅源地震(知识性,1分),目前造成了众多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危害性,1分),这次地震,没有事先预报,震后才知晓,说明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还需加强(没有预报性,即评价,1分)。 |
| 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点评: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练习。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即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是有规律可循的。 小题3:试题分析:从前向后读第四段可见,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如“地震是世界上最凶 恶的敌人”;有列数字;还有举例子,如“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 铁轨变形等 等”。第二问可以选一种自己最易于驾驭的方法来分析其作用,如举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 了地震的危害。 点评: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练习。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即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是有规律可循的。 小题4:试题分析:审题后首先找到答题范围,主要是文章的三段和四段,从前向后读该部分可知,雅安芦山“4.20”地震的发生原因是“处在龙门山地震带上”,危害有“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崩塌、滑坡”等。根据文中的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组织成切题的答案回答。 点评:审题后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从前向后找关键语句,并将其加以概括。能借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可借用原文语句。 |
看了浅谈对地震的认识①地震是地球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向四周乌叫()视.向前肴,正确对待叫()视.目光迅速地向四周看叫(向四周乌叫()视.向前肴,正确对 2020-07-03 …
数学建模地震预测建模当地震发生时,震中位置的快速确定对第一时间展开抗震救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震中 2020-11-18 …
地震的大小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日本地震发生后,日本地震局速报震级为8.9级,后根据国际惯例调整为9. 2020-11-28 …
2014年8月16日30分在云南省邵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 2020-12-04 …
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 2020-12-15 …
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 2020-12-15 …
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 2020-12-15 …
地震时沿地表附近传播的波有两种,波速分别为9.1千米/秒和3.7千米/秒.在一次地震时,某观测站记录 2020-12-18 …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 2020-12-31 …
当今世界上哪个地方从来未发生过地震地震指大地(岩石圈)的快速颤动.地震按主要成因可分为两种:构造地震 2021-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