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面各题。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议论,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面各题。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议论,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1.请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①平原君与楚合从( )
②吾乃与而君言( )
③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 )
2.选出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
[ ]
| A.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 利害 | B.今楚 地方 五千里,持戟百万 |
| C.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 议论 | D.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 也 |
3.分析下列句式,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 ]
A.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
B.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与“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相呼应的一句是
[ ]
A.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
B.与十九人议论,十九人皆服。
C.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
D.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
5.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
A.毛遂自荐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不但胆识超群,辩才出众,而且主动请缨,适时地抓住了得以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B.毛遂终于赢得了同行的信服,是因为在关键时刻其他人一筹莫展,只有毛遂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凭才华逼迫楚王接受合纵。
C.毛遂之所以迫使楚王接受合纵的盟约,主要是凭借赵国实力作后盾,有类似于“城下之盟”的意味。
D.毛遂与楚王较量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之以利害,在外交场合真是做到了有理有据有节。
6.①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从”――“纵” ②“而”――“尔” ③“奉”――“捧” 2.A 3.D 4.C 5.C 6.①文王凭借方圆百里的土地而使诸侯臣服。 ②现在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拿戟的战士有上百万,这是您称霸天下的凭借啊!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士 2020-06-09 …
屈原《续齐谐记》看出人们对屈原有怎样的情感屈原以五月五月投泪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简贮米, 2020-06-09 …
求孟子论治民翻译~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 2020-06-14 …
“妇执义不忘其夫之命,子趋死而能成母之志,此天理人情之至也”是什么意思? 2020-06-17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6分)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①也。圣人,人伦之至 2020-06-17 …
英语翻译屈原以五月五月投泪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简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 2020-06-27 …
求孟子论治民翻译~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 2020-07-11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①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 2020-07-16 …
吃粽子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阅读下面材料,说说这种文化的内涵材料一:清代《燕京岁时记》称:“屈原以 2020-07-25 …
而又以知君子之衷,虚怀善诱,乐取人善之至于斯也翻译 20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