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青雀黄龙之轴B.前辟四窗,垣墙周庭C.却告了相思回避D.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9.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青雀黄龙之轴 B.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C.却告了相思回避 D.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通假现象的辨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项,轴——舳(大船)。C项,“却”通“恰”(刚刚)。D项,“底”通“抵”。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古人使用文字,有时不用本来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跟它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同音替代现象,叫做“通假”或“古音通假”。“通”,意思是通用;“假”,意思是借用。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 <1.重例证。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例子愈多愈说明通假用法具有普遍性。2.通古音。辨析古文中的通假字,可以利用通假字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辨析,就是古人所说的“以声求义”的方法。具体作法,就是在我们阅读文言文时,如果发现某个字,其按通常的意义解释不通,就可以用某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解释,以达到辨析通顺、找出本字的目的。3.多识记。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涉及的面较广。如“畔”通“叛”、“亡”通“无”、“距”通“拒”、“惠”通“慧”等。“读书识字始”,平时多识记一些常见的通假字,对学好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
清朝官员沈葆桢认为外国人在中国铺设铁路会侵占“民间之田庐……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不肖者,亦必痛 2020-05-16 …
比较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两个词语在表意上有什么区别,说话哪一句用得好.1、①纳粹将其所有的 2020-05-17 …
与愤怒的患者进行沟通,护士应该( )A.不对患者的愤怒行为作出正面回答B.制止患者愤怒的发泄C.对其 2020-06-07 …
原命题为真、其否命题不一定为真.既然原命题是真的、把真的否定勒、就应该是假的吧.所以我觉得是“其否 2020-06-26 …
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这两话是不是一样的意思? 2020-07-04 …
关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一个疑问,假设:如果A,那么B,为真命题;如果B,那么A为假命题.是不是就出 2020-07-24 …
跪求有关暑期生活的作文600字,就教我怎么写行了,我在网上看了很多的例文,发现有很多好像都是在记流水 2020-11-06 …
(2008•黄山)“3.14”事件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对以达赖为首的“藏独”势力分裂祖国的罪恶行径感 2020-11-2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愤怒出诗人”,这是西方流传的一句名言。它从创作的心理角度谈到 2020-12-15 …
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过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所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