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对大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贞观政要》材料二:(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对大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贞观政要》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一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宰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此处谓不相上下,相互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唐太宗时,中书、门下的职责与地位怎样?据材料一,说明唐太宗对它们的要求。

(2)材料二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以唐朝中后期的史实为例,评议朱元璋的上述观点。

(3)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相同目的,以及他们的不同做法与各自的社会背景。

(4)专制集权不断加强有什么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与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旨意不当,中书、门下应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这是贞观之治的特点之一;唐太宗敢于纳谏,知人善任。

(2)明太祖认为,秦、汉、唐、宋设宰相,是其灭亡、政治紊乱的重要原因;明朝废丞相制度能维护社会安定。唐玄宗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政治腐朽,但这并不是丞相制度造成的,专权乱政的根本原因是皇权至上的封建政治制度。朱元璋的上述言论只是为加强专制制度寻求理论依据。

(3)相同目的:维护与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划分三省职权,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处于繁盛时期。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已逐渐由盛而衰。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在封建社会渐趋衰落之时,它已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朝皇帝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  2020-04-07 …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  2020-06-17 …

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范纯仁以民为本政治理念的一组是(B)为什么④错?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  2020-06-20 …

请用一个实例证明;担当大任的人要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根据你自己的认识,请用一个实例证明;担当大任  2020-06-28 …

史书载:皇帝要破格提拔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驳回诏书。皇帝向韦弘景、薛存庆解  2020-07-02 …

下列各语句中错误的个数为()①最小的实数和最大的实数都不存在;②任何实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③任何实  2020-12-01 …

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  2020-12-1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对大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  2020-12-17 …

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  2020-12-17 …

克隆一词的新发现大家现在知道的这个克隆,克隆是英文Clone一词的单译.其实早在唐朝,高宗的大帝遗诏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