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言论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言论二:子路问政子曰:义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
(2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言论一: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言论二:子路问政
子曰:义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无所错(措)手足。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上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计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 概括孔子和董仲舒有哪些思想主张?(8分)
(2)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 概括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7分)。现代学者将宋明理学分为理学与心学 你认为理学与心学最大的区别在哪里?(2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8分)
(1)孔子:仁(爱人与宽容);恢复周礼;正名。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主张4分 董仲舒主张4分 共8分)
(2)影响: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维护专制统治;塑造中华民族气节;④扼杀人的自然需求。(每点3分,共7分)。 区别:理学侧重于对客观万物的探究,理学侧重于对内心的探究。(或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2分)
(3)春秋:创立; 战国 成为大宗; 西汉,成为正统思想; 魏晋到五代十国,受到挑战; 宋明,发展为理学心学 成为官方哲学,重回统治地位; 明清,受冲击 但仍为主流。(每点2分 共8分)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什么意思? 2020-05-13 …
英语翻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2020-06-16 …
英语翻译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2020-06-16 …
下列“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积 2020-06-29 …
指出下列“焉”的意义。(1)焉有人君在位,罔民可为也(2)天下之父母归之,其子焉往(3)昔者,吾舅 2020-07-07 …
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一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有己,而由人乎哉?”的译文是什么 2020-11-08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阅读下面《论语》选段,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2021-01-12 …
在线求指导: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 2021-01-12 …
不戚戚于贫贱的于什么意思?因以为号焉的焉且焉置土石的焉不复出焉的焉以乐其志的以不以物喜的以 2021-01-14 …
下列各句中“焉”字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不复出焉的焉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焉C天倾西北,故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