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河墅记(清)戴名世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河墅记
(清)戴名世
  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 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 .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间,群山逶逦,溪水潆洄 ,其中有径焉,樵者之所往来.数折而入,行二三里,水之隈,山之奥,岩石之间,茂树之下,有屋数楹,是为潘氏之墅 .余褰裳而入,清池状其前,高台峙其左,古木环其宅.于是升高而望,平畴苍莽,远山回合,风含松间,响起水上.此羁穷之人,遁世远举之士,所以优游而自乐者也,而吾师木崖先生居之.
  夫科目 之贵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艳羡之,中于膏肓,入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适于天下之用. 其失者,未必其皆不才;其得者,未必其皆才也 .上之人患之,于是博搜遍采,以及山林布衣之士,而士又有他途,捷得者往往至大官.先生名满天下三十年,亦尝与诸生屡试于有司.有司者,好恶与人殊,往往几得而复失.一旦弃去,专精覃思,尽究百家之书,为文章诗歌以传于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间者求贤之令屡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混迹于田夫野老,方且乐而终身,此岂徒然也哉?
  小子怀遁世之思久矣,方浮沉世俗之中,未克遂意,过先生之墅而有慕焉,乃为记之.(选自《桐城派名家文选》)
  【注】①潆洄(yínghuí):回环曲折.②潘氏:潘木崖,戴名世之师,安徽桐城人.河墅在桐城县城西北山间,为戴名世之师潘木崖的居处.③科目:唐代以科举取士,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等名目,故称科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郭 循 山之麓——循:沿着.
B.水之隈,山之 奥 ——奥:幽深.
C.往往 几 得而复失——几:多次.
D.尽 究 百家之书——究:研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是 为 潘氏之墅② 为 文章诗歌以传于世
B.①余褰裳 而 入②县治枕山 而 起
C.①而吾师木崖先生居 之 ②临帝子 之 长洲
D.①过先生之墅而有慕 焉 ②复驾言兮 焉 求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木崖先生“优游而自乐”的一项是(     )
①茂树之下,有屋数楹
②风含松间,响起水上
③清池、袱其前,高台峙其左
④亦尝与诸生屡试于有司
⑤为文章诗歌以传于世
⑥世莫不知有先生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在写景上以山岩、古木、清池、高台,点染出一个不染嚣尘、离世远俗的隐者之居的环境,兼有古朴与清幽之趣.
B.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赞美河墅附近古朴、幽深、颇似世外桃源的环境,以及表达悠游其间、心旷神怡的心情.
C.文章第二段由描写潘木崖隐居场所的环境转而引出对科举制度的议论,指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并对潘木崖的做法持肯定态度.
D.作者归隐山林、遁避世尘的愿望由来已久,当看到老师潘木崖的归隐之乐时,顿时无比歆羡并毅然归隐.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失者,未必其皆不才;其得者,未必其皆才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B
3.C
4.D
5.①县城依山而建,城外林壑幽深,有许多园林沼泽的胜境.
  ②其中落第的人,未必都不是人才;考中的人,未必都是人才.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片槐树叶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  2020-06-04 …

(2014•南岗区一模)小成从家出发,骑电动自行车到江北度假村办事,途中遇到从江北度假村步行锻炼回  2020-06-27 …

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千灯照我回家车前子那天,我到千灯镇①,站在镇口桥头,忽然有惊奇。!江南小  2020-06-28 …

乙邦才传汪琬乙邦才,字奇山,山东青州人。以队长从监军太监,击贼河南、江北间,主者未之奇也。总兵黄得  2020-07-02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河墅记(清)戴名世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  2020-07-23 …

高明的大自然阅读答案原文:高明的大自然江北雪大自然创造的每一个奇迹,提供的每一个榜样,都让人感到神奇  2020-11-20 …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词中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完山红遍,层林尽染”。下列选项对  2020-11-26 …

高明的大自然阅读问题第5段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原文:高明的大自然江北雪大自然创造的每  2020-12-1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河墅记(清)戴名世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  2020-12-17 …

改写《一片槐树叶》,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  2021-01-16 …